俄启动第二轮“国退民进”
    2010-08-05    作者:记者 赵志鹏/莫斯科报道    来源:经济参考报

    俄罗斯政府日前宣布了一个令国际经济界瞩目的消息:俄计划在2011年至2013年间对11家“重量级”国企和国有银行进行部分私有化。这将是苏联解体后俄政府的又一轮大型国企私有化进程,其规模仅次于上世纪90年代的“证券私有化”。

  规模庞大

  根据俄经济发展部与财政部的协商结果,未来三年内将被部分私有化的国企和国有银行包括:俄罗斯石油股份公司、石油管道运输公司、统一电力系统联邦电网公司、俄罗斯水电公司、现代商船股份公司、俄罗斯农业银行、外贸银行、储蓄银行、俄罗斯农机租赁公司、俄罗斯酒业公司和联合谷物公司。这一名单还需要俄政府和总统批准,私有化时间预计为今年11月以前。
  据俄媒体报道,改革之后,俄政府仍将拥有统一电力系统联邦电网公司、石油管道运输公司、现代商船公司各75%的股权,其他8家国企和银行中,政府的持股比例均为51%。也就是说,减持后国家仍保持绝对控股地位。
  尽管如此,由于目前政府对上述公司持股比例高达60%至100%,所以此次政府出售国有资产的规模仍然不小。按照当前汇率折算,俄政府此次计划筹集的资金少则200亿美元,多则300亿美元以上。
  为保证国企私有化的公开透明以及收益最大化,俄政府初步计划聘请20家投资银行作为承销商和咨询顾问,其中11家为外国投行。从名单上看,国际知名投行几乎全部囊括其中。

  目的明确

  上世纪90年代,俄私有化又被称为“全民私有化”、“证券私有化”,目的是迅速从计划经济和公有制向市场经济和私有制过渡。由于当时各方面条件不成熟,私有化导致国有资产被贱卖,同时造就了一批俄罗斯寡头。
  与上一次私有化的目的不同,俄政府此次出售国有资产,主要出于主客观两方面考虑。
  从客观层面来看,俄急需资金来填补预算缺口。俄财政部预计今年财政赤字将达到国内生产总值(GDP)的5.4%。为弥补赤字,俄政府计划采取举债、提高征税标准及国企私有化等多种手段。
  从主观角度来看,俄政府希望通过私有化来降低目前过高的国有成分比重,推动结构性改革,促进民间投资,改善国企的经营管理。
  除上述两个因素外,俄政府出售国有资产也有兑现股市浮盈的考虑。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俄股市出现暴跌。俄政府于当年10月份拨出1750亿卢布,通过俄对外经济银行入场救市,大量购入蓝筹股。如今俄股市与当时相比已上涨近200%,救市资金获利丰厚。此次准备私有化的国企多为俄证券市场的蓝筹上市公司,恰恰是当初俄政府救助的对象。通过出售这些公司的资产,俄既可降低国有股比重,也可兑现公开市场上的获利筹码。

  反应积极

  俄政府出售国有资产的计划公布后,相关上市公司的股价均出现程度不同的上涨。市场分析人士认为,此次待售资产均为俄经济领域的优质资产,随着世界经济复苏前景日趋明朗,这些资产具备升值空间,有望受到国内外投资者的追捧。
  俄经济学界的反应也较为积极,认为对宏观经济而言,私有化有利于推动经济改革,催生市场机制,刺激经济增长;就微观经济而言,引进私人投资者将使相关国有公司运作更加规范透明,从而提高这些公司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当然,俄舆论对此次出售国有资产也有质疑之声,如有人担心重蹈上世纪90年代私有化的覆辙,导致国有资产被贱卖,催生新一轮腐败。但无论是从俄政府的官方表态、具体举措还是从经济学界的主流观点来看,“国退民进”将是俄未来几年内经济改革的一大趋势。

  相关稿件
· 俄罗斯大规模出售国有资产加速"国退民进" 2010-08-04
· 俄欲再度“国退民进” 削国企特权 2009-10-23
· 南京中商:“国退民进”促使管理改善 2009-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