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尔沃改姓“中国”
    2010-03-31    作者:明金维    来源:经济参考报
    中国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3月28日宣布,已与美国福特汽车公司签署最终股权收购协议,以18亿美元收购沃尔沃轿车公司100%的股权以及相关资产。至此,沃尔沃作为瑞典乃至全球汽车业一家拥有核心技术和品牌影响力的汽车大厂,最终改姓“中国”。
  在这里,之所以强调沃尔沃是改姓“中国”,而不是改姓“吉利”,并非要故意抹杀吉利在达成这笔交易中所付出的巨大努力,更无意消解中国民间汽车业“巨人”李书福及其团队在收购沃尔沃当中体现出的全球化思维和战略视角。突出“中国”国家因素,恰恰是为了在中国经济日益融入全球的大背景下,考量这一交易的内在逻辑。
  有人说,沃尔沃选择吉利,实际上是选择了中国,对此笔者深表赞同。近年来,中国国内汽车市场迅速发展,已成为全球汽车业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战场。在金融危机当中,欧美日汽车市场大幅萎缩,特别是通用等美国汽车厂商在国内市场举步维艰,但其中国市场业务却仍然迅速发展。甚至有人戏称,中国市场为许多国际汽车大厂在金融危机中提供了一条“生命线”。
  沃尔沃同样也从快速发展的中国市场中获益。据统计,2009年,沃尔沃在中国市场销量大幅增长超过80%。正如部分瑞典媒体所言,中国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汽车市场之一,增加在中国的销量对沃尔沃来说是最好的选择。
  吉利收购沃尔沃,还对中国海外投资提供了积极探索经验。在金融危机当中,在中国民间和政府资金充裕的背景下,中国到底要到国际市场买什么成为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重要话题。抄底虚拟资产,还是购买实实在在的资源、技术、品牌和渠道,这本来是一个很简单的选择,但虚拟资产的波动性,有时会在短期内产生一种“财富增长”的表观感受,从而会使人有时候作出短视的选择。
  吉利收购沃尔沃,就是在做实事,与此前充满炒作意味的四川腾中重工收购悍马有着本质区别。沃尔沃作为一个全球大的汽车制造厂商,其技术和品牌都有独到之处,特别是其产品出色的安全性能,更是在全球业界和消费者当中享有很好的口碑。收购这样的优质资产,应成为每一个中国政府和民间投资者走向全球市场时的优先选择。
  当然,沃尔沃改姓中国,或者改姓中国吉利,现在还不能过于乐观地说前景“一片光明”。从全球范围看,并购总是一种具有很高风险和失败几率的市场行为,关键还是在于并购后的整合,在于如何将协同效应发挥到最大化。但至少从谈判过程和已披露的交易信息来看,吉利作为中国民间汽车制造商,表现完全合格。
  沃尔沃改嫁吉利,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那就是这一交易并未被赋予过多的政治意义,因此也免受政客或者一些偏颇媒体的干扰。而这,正是中国投资走向全球时所期待的理想状态。西方国家对于来自中国的投资,还是应回归交易的市场本质,而避免戴着有色眼镜将问题政治化。
  相关稿件
· 李书福:3.2折“迎娶”沃尔沃 2010-03-19
· 吉利汽车筹得21亿美元 预计月底收购沃尔沃 2010-03-11
· 吉利2月迎娶沃尔沃 拟最多出资18亿美元 2010-01-26
· 洽购沃尔沃100%股权吉利要当大胃王 2009-12-07
· 吉利将获沃尔沃知识产权 2009-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