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政府征地 农民讨价还价
    2010-01-14    作者:刘向 周谷风    来源:经济参考报

    德国鲁尔工业区变身“欧洲文化首都”。1月9日,在德国鲁尔工业区埃森市,人们在2010年埃森“欧洲文化首都”活动开幕式上参观工业区。新华社/法新

    本报柏林报道 据统计,2004年德国城市化率达到88%,位居世界前列。德国贝塔斯曼公司不久前发布的一份有关德国人口发展的研究报告显示,到2025年,德国城市化趋势将进一步加强。多年来,德国在城市规划、土地管理和人口政策等领域进行的有益探索和丰硕成果值得借鉴。

  多中心型城市分布

  德国宪法第106条规定,德国应追求区域的平衡发展和共同富裕。在这一基础上,德国的城市分布形成了“多中心”格局。与法国巴黎的“一枝独秀”相比,德国有11个大都市圈,包括莱茵-鲁尔区、柏林/勃兰登堡、法兰克福/莱茵-美茵区、斯图加特、慕尼黑、汉堡,以及莱茵-内卡河区等。这11个大都市圈分布在德国各地,聚集着4430万人口,占德国全国总人口的一半。
  德国中小型城市星罗棋布,数量多且分布均匀。据2004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德国有82个10万人口以上的行政区,这些行政区生活着2530万人,占德国总人口的30%,其余人口则多数分布在2000-10000人的小型城镇里。
  德国人口的分布特点:一方面与德国中小型城市基础建设趋于完善密切相关。德国路网是世界上最密集的交通网络之一,铁路总长约3.5万公里,公路总长约23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 .2万公里,仅次于美国和中国。便捷的交通网络和发达的汽车业令德国人的活动半径大为增加。
  除此之外,德国小城镇的通讯、电力、供水等基础设施条件与大都市相比几乎没有任何差异,医院、学校、购物场所等公共设施一应俱全,且自然环境优美,从而使小城镇的生活有大城市无法比拟的优越性。
  另一方面,德国完善的法制体系也是确保城市化高水平的重要原因之一。德国宪法规定的选举、工作、迁徙、教育等公民权利没有城乡差异,一视同仁,城乡之间社会保障体系差异也不大。农民要进城,只需到市政局登记并且按规定纳税,也可以成为城市居民。

  农民失地政府补偿

  与其他发达国家一样,德国的城市化是与工业化进程同时进行的,而19世纪40年代开始的铁路建设则为德国现代城市的扩张打下了基础。
  尽管德国的城市化程度较高,而且交通网络密集,但是德国的农用土地面积也非常大。据德国联邦统计局2004年公布的数据,德国农用土地面积达19 .1万平方千米,占德国国土面积的53.5%。
  在城市化进程中,公共建设尤其是基础设施建设与农地的冲突在所难免。根据德国法律,铺设公路的同时必须相应划出公路边的自然保护区,作为对环境破坏的补偿,其面积应为公路占地的两倍左右。按这种算法,德国政府计划铺设高速公路时,所需土地总面积相当大。
  要获得土地,政府必须与土地拥有者——农民讨价还价,这是一个非常艰难的过程,一般需要5至6年的时间。德国政府对农民的补偿手段一般为金钱或者换地,但农民们经常抱怨可供更换的土地不够好,或者补偿金太少,有时候甚至为此闹上法庭。
  如果算上所有费用,德国联德政府为修建1公里高速公路须支付100万欧元。此外,高速公路建成后,如果当地农民因此而绕远等,也必须由政府出面花钱解决。在保护农民利益方面,德国联邦农民协会发挥着重要作用。

  政策促进外来人口融合

  德国有8200多万居民,其中外国人口占8.8%,主要为土耳其人、意大利人、波兰人和塞尔维亚人。许多城市都有土耳其裔或者阿拉伯裔的聚集区。
  由于历史原因,德国外来人口的整体素质并不高,其中一些人学历低且就业困难,部分人由于对生活不满而成为社会不安定因素。因此,德国政府通过简化入籍手续、普及德语课程,以及推广多元文化概念等措施,鼓励并帮助外来人口积极融入德国社会。
  为了吸引高素质的外来人口,德国政府数次修改移民政策。例如,2004年7月德国出台新移民法,规定投资者在德国开办企业超过3年就能得到绿卡,为商业移民打开了方便之门。
  2007年,德国总理默克尔推出了“国家外来人口融合计划”,提出了400多项旨在进一步改善外来人口教育、就业等条件的具体措施。

  相关稿件
· 2009年德国出口总额为9750亿欧元 2010-01-14
· 去德国旅行不妨选住度假屋 2010-01-08
· 德国银行卡遇“虫袭” 2010-01-07
· 我国全年出口很可能超德国成世界第一大出口国 2009-12-28
· 2010年德国经济有望增长1.7% 2009-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