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媒体9日报道,美国施压下,国际能源机构(IEA)公布的预测数据掩盖了石油日益枯竭的紧迫性;而美国怂恿这家机构淡化石油产能下降,同时夸大发现新油田可能性,旨在维护石油霸权。
自欺欺人
国际能源机构定于10日发布最新《世界能源展望》报告。不过,这份以预测石油供需为重要内容的报告因数据准确性招致诸多质疑。
英国《卫报》援引国际能源机构内部消息来源报道,国际能源机构2005年原本“预测”石油供应到2030年将达日均1.2亿桶,后来不得不把这一数字调低至日均1.16亿桶,最后改为日均1.05亿桶。
这名消息人士说:“1.2亿桶一直是无稽之谈。但现在的预测数字同样高于实际情况,而且国际能源机构对此心知肚明。”
他说,国际能源机构内部不少人认同,国际石油供应量保持日均9000万桶至9500万桶都将不可能,但他们担心调低数字会引发金融市场恐慌,“美国人也担心他们的石油霸权会就此终结,因为他们获得石油的权力将遭威胁”。
国际能源机构另一消息人士说,国际能源机构的关键行事原则就是“切勿激怒美国人”。
误导决策
国际能源机构深知自己所提供数据的分量。这家机构在官方网站上写道:“全世界政府和整个行业都依赖《世界能源展望》报告,视之为政策制定和商业规划的可靠依据。”
英国等政府一直给予《世界能源展望》报告高度重视,据此提出国际长期石油供应紧迫性微乎其微。
英国下院议员约翰·亨明说,国际能源机构一些官员因不满这一机构缺乏独立性而联系过他;浮出水面的事实证实了他的怀疑,即国际能源机构掩盖石油枯竭速度,而这对英国政府的能源政策影响深远。
亨明说:“大家对国际能源机构报告的依赖被用于证实油气供应量2030年才会达到顶峰的说法。这种说法现在显然不对,国际能源机构的数据并不可信。”
他说,这使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愈显重要,也体现出英国向低碳经济转型的急切需要,“从而避免严重经济错位”。
权威难保
国际能源机构成立于1974年,总部位于法国巴黎,创立初衷在确保西方石油供应,防止1973年“石油危机”重演。
国际能源机构每年发布《世界能源展望》报告。这份报告的幕后策划者是国际能源机构首席经济学家法提赫·比罗尔。《卫报》援引国际能源机构消息来源的话说,比罗尔因为数据准确性在机构内部也面临越来越多的质疑。
英国能源研究委员会上月发布报告说,世界常规采油产能可能于2020年前达到顶峰并最终下降,但政府并未正视这一事实。报告主笔史蒂夫·索雷尔说,那些有关石油产能到2030年才能达到顶峰的预测“乐观至极、虚幻至极”。
不过,法国道达尔石油公司前首席执行官科林·坎贝尔2004年的一席话显示,石油企业似乎与国际能源机构心有灵犀:“如果石油储备的真实数据曝光,股票市场将现恐慌……最终没人能得到好处。”(新华社专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