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美元——这是当前从中国南方向欧洲运送一个集装箱的最低报价(不计入燃油费和人工费)。而在2007年夏天,船方会收取1400美元的运输费。这些空荡荡的货船是全球制造业衰退的迹象之一。在德国,去年12月份的机械工具订单比上年减少40%。而中国9000家左右的玩具出口商中,有半数已破产。1月份,在美国组装的汽车数量比去年同期减少了60%。 金融危机在全球的破坏力去年已很明显。而制造业危机的巨大影响现在才逐渐被意识到,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人们往往从国家层面看待制造业——通常还有些民族主义的色彩。实际上,制造业也早已被卷入全球化浪潮中了。 美国和英国的工业产出在最近三个月分别下降了3.6%和4.4%(按年率计算下降13.8%和16.4%)。在那些依靠债务国消费拉动制造业出口的国家和地区,衰退更加严重。德国的工业生产去年第四季度下降了6.8%;台湾下降21.7%;日本则下降12%。尽管工业产出有变化无常的特点,但全球自上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以来还没有经历过如此大幅度的经济萎缩。东欧、巴西和马来西亚,各地的工业都面临崩溃。 与老谋深算的银行家相比,工厂的工人更值得政府出手相助。而且,制造业仍是解决就业的主体,特别是在像底特律、斯图加特和广州等制造业集中的地方。在信心缺失已在拖累经济下滑的情况下,通用汽车这种知名企业的失败无疑也会给公众信心构成沉重打击。因此,现在是不是到了给予工业特殊支持的时候了? 尽管制造业困难重重,但答案仍是否定的。政府给它们提供援助会遇到来自两方面的障碍。首先,政府项目的制定与修改往往较为迟缓,难以跟上制造业快速变化的困难形势。其次,对工业部门的援助并不能触及危机的根本——需求下降,不仅是制成品需求下降,所有商品的需求都在下降。由于产能大大超出需求(尤其是汽车行业),不管有多少政府援助,一些企业都必须关闭。政府怎能知道哪些企业应该被救助,或者某一行业的合适规模呢?这些都应该由消费者决定。将援助资金给那些游说最积极的企业是不公平的,而且是一种浪费。一国对特定行业的偏好,将会带来国外保护主义情绪高涨的危险,并且由于资源流向效率不高的企业而使国内长期增长率下降。 如果经济援助是多余的,那为什么还要拯救银行业呢?这显然不是为了银行家;也不是为了创造一个高效的金融产业。银行救助和刺激计划都是着眼于解决基本经济问题:拯救银行是为了使资金能够流入所有企业;财政刺激方案是为了提升各方面的市场需求。如果制造业濒临崩溃,政府应当做的是:继续增加支出以及释放资本。
(肖莹莹编译自2月27日英国《经济学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