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重现生机需非正统的疗法
    2008-12-08    王云 编译    来源:经济参考报

  对世界经济的前景展望越来越黯淡。15个月之前发作于信贷市场的小毛病,如今已演变成一场影响到全球众多实体经济的恶疾。美国、英国、欧元区和日本已经陷入衰退,其中有些国家面临的还可能是25年来或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一次衰退。新兴经济体的日子也不好过,大宗商品价格下跌,资本外逃速度超过了10年前亚洲金融危机时的外逃速度。
  眼看世界经济受到威胁,各国政策制定者一直在加班加点地工作应对危机。利率被大幅下调,如美国利率已降至1%,英国利率被降至50年来最低,中国央行日前将存贷款基准利率下调了108个基点。另外,成百上千亿资金被注入银行和金融市场,许多金融机构被救助。
  尽管如此,世界经济仍未出现好转迹象。原因之一就是一些传统疗法,例如宽松的货币政策,在信贷危机爆发时作用被削弱了。许多政策制定者的出发点都只停留在降息上。然而由于银行惜贷情绪严重,低利率也不能像以往那样发挥作用而创造奇迹了。另外,有些“医生”也笨手笨脚的:美国财长保尔森在动用7000亿美元救援资金注资银行还是购买问题资产上一直举棋不定。而且,许多政策都过于谨小慎微。
  阻止世界经济继续下滑,将需要采取一些比危机爆发以来所采取的任何举措都更为大胆的手段。这意味着要在三个传统政策领域加倍努力:支持银行、更大力度的财政刺激以及降息。而且还要采取更多非传统的措施,例如通过购买资产直接干预信贷市场——美联储在此方面显示出极具创意。
  展望未来,发达国家政府需要在两方面做更多工作以帮助本国银行业:注资和收购资产。这意味着要承认当前问题的严峻性:美国财政部的金融救援资金还剩下3500亿美元,但这也许还不够,美国可能需要更多的资金。
  更加稳固的银行系统最终将会恢复流动性,但同时还有其他办法。在美国,直接干预信贷市场更有意义,因为美国比其他国家更依赖非银行融资,而且利率继续下调空间有限。美联储已经在通过增印美钞购买各类资产。
  然而,银行救助、干预信贷市场以及宽松货币政策等举措只取得了目前的成果。当私人需求急剧下滑时,公共部门必须插手促进支出,并且还要足够大胆才能有所影响。虽然美国当选总统奥巴马拒绝给出一个具体数字,但民主党内重要人物讨论的财政刺激方案价值在5000亿美元到7000亿美元之间,相当于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的3%—5%。显然,并不是所有国家都有能力采取如此规模的财政刺激措施。迄今为止,其他能变出这么大数目一笔钱的只有中国。
  不过,欧洲的一些胆怯做法也是有原因的:欧洲慷慨的福利国家比硬心肠的美国拥有更多的“自动稳定器”来支撑衰退中的经济,譬如对失业者的补贴。

(王云编译自12月5日英国《经济学家》)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