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的警示:防止金融危机变成社会危机
    2008-12-05    本报驻布宜诺斯艾利斯记者:冯俊扬 宋洁云    来源:经济参考报
  今年12月3日,阿根廷人在平静中面对金融危机7周年。2001年的这一天,阿根廷开始实施金融管制措施,该国持续一年多的金融危机由此开始,阿根廷随之陷入严重的经济衰退和剧烈的社会动荡。
  现在,金融危机的阴影笼罩在世界经济上空。回顾过去,阿根廷金融危机的惨痛教训对于如今面对危机的各国来说仍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首先,应对金融危机,一定要重视民生,千万不能忽视“锅碗瓢盆”的力量。阿根廷金融危机发生之初仅停留在经济层面,后来却演化成严重的社会危机和政治危机。其主要原因就是阿政府采取应对金融危机的有关措施,如削减教育和社会福利开支、减少养老金及冻结存款等,严重损害了民众的根本利益。阿根廷民众最初以上街敲打锅碗瓢盆这种方式进行抗议示威,后来局势失控演变成大规模的社会骚乱,导致整个国家陷入混乱状态。金融危机演变成了社会骚乱。
  因此,阿根廷金融危机的最大教训就是要防止金融危机演变成社会危机和政治危机。金融危机引发经济衰退必然导致失业和贫困人口增加,各种社会矛盾加剧。政府出台各种应对危机的措施时必须充分考虑民众的切身利益和感受,倾听民众的呼声,尽可能争取民众的广泛支持,避免出现政府和民众的对抗情绪。
  其次,危机时刻政府要和民众同甘共苦。一些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将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和2001年阿根廷金融危机进行比较后发现,大部分亚洲国家和地区发生金融危机后没有出现大规模的社会动乱和政治危机,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这些亚洲国家和地区的政府在应对危机时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政府官员带头减薪,捐献个人财产,在危机时刻起到了凝聚人心的作用,创造了全社会上下共渡难关的氛围。与之相反,阿根廷在金融危机发生后,官员的腐败丑闻仍不绝于耳,加剧了民众的不满情绪,成为危机深化的“导火索”。阿根廷经济学家阿贝尔·奥蒂斯曾警告说,金融危机期间的腐败,其危害性比平时更为严重,各国政府必须对此保持高度警惕。
  此外,应对金融危机,国际社会一定要尽快建立“防火墙”,阻断金融危机的传播路径。阿根廷金融危机发生之初,国际社会认为影响不会太大,因此并未全力救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为援助阿根廷提出了非常苛刻的条件,紧缩性财政政策反而加剧了危机的深化。由于没有建立切断危机蔓延的“防火墙”,阿根廷金融危机迅速产生了“多米诺骨牌效应”,巴西、乌拉圭、巴拉圭、委内瑞拉、哥伦比亚和秘鲁等国都受到了强烈冲击,导致整个拉美地区经济在2001年和2002年严重滑坡。
  因此,当经济规模不大的新兴市场国家出现金融危机的苗头时,国际社会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全力营救,迅速建立有效的“防火墙”机制,切断危机向其他国家蔓延的路径,否则原本可以控制的局部性危机将在更广的范围内蔓延。
  相关稿件
· 阿根廷“云中火车”重新向游客开放 2008-12-03
· 初级产品价格暴跌 阿根廷外贸出口遭重创 2008-11-27
· 阿根廷中央银行:阿根廷银行存款流失严重 2008-11-10
· 应对危机没有良好记录 IMF拒绝搭救阿根廷 2008-10-31
· 阿根廷进一步限制纺织品进口保护本国产业 2008-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