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各地经济学家为构建国际新金融体系建言
    2008-11-10        来源:经济参考报
  本报讯 据《亚洲时报》在线8日报道,以后凯恩斯经济学刊编辑保罗·戴维森和密苏里-堪萨斯城大学全球发展教授廖子光为首的来自世界各地的众多经济学家向受邀参加11月15日在华盛顿举行的全球金融峰会的国家领导人致公开信,为构建国际新金融体系建言。
  经济学家们在信中说,2007年至2008年的金融危机反映了新自由主义经济理论的缺陷。监管者在过去30年中认为不加监管的全球金融市场可以提高金融创新和市场效率,可以保证持续增长和永久繁荣,却忽视了凯恩斯关于金融市场和国际支付系统相互联系的分析理论。
  公开信认为,新自由主义倡导的完全自由金融市场导致了过度金融创新和信贷基础上的虚假繁荣。投机泡沫破碎注定带给世界经济类似大萧条时期的重创。因为全球电子支付系统,使在美国爆发的次贷危机演变成为威胁到相关金融市场和世界金融机构生存的灾难。
  信中提议,如果与会的国家领导人能够重新审视曾对二战后经济黄金时代做出贡献的凯恩斯分析理论,那更大经济衰退将可以避免。
  经济学家们最后建议,应该在1944年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提出的凯恩斯理论基础上,结合21世纪的新形势构建国际金融新秩序,这一新秩序的目标是:第一,构建没有货币霸权的全球货币体系。第二,构建支持国家内部发展的国际贸易关系。第三,创造能够刺激各国提高本国就业和劳动力工资水平的全球经济环境。
  相关稿件
· OECD首席经济学家:各国应避免过度管制市场 2008-10-27
· 经合组织首席经济学家:市场调整切忌矫枉过正 2008-10-27
· 《经济学家》网站:金融风暴正冲击新兴经济体 2008-10-27
· 香港权威经济学家:中国经济能够安渡难关 2008-10-16
· 经济学家赵晓:金融危机背后可能是美国文化危机 2008-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