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金融市场崩盘的背后
    2008-10-20    肖莹莹 编译    来源:经济参考报

  10月8日包括美国、欧盟、英国在内的多家央行同时宣布降息。欧盟主席特里谢将此举描述为全球央行的“亲密合作”,正常情况下,如此大规模的联合救市行动都会提振全球金融市场信心,推动股价大幅反弹。
  然而,市场并没有表现出太多兴趣。欧美主要股市继续狂泻不止,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面临倒闭。分析人士认为,救市措施之所以没有立即奏效,主要因为市场信心已备受摧残。值得一提的是,金融市场本应以信心为根基,次贷危机的发生令信心被恐惧所取代。这种恐惧心理表现为很多方面:存款者对资金安全的担忧,银行之间因为不信任不愿相互借贷,政治家、监管者对当前的难题感到棘手,等等。
  当前所有这些问题的根源是“有毒资产”——与抵押贷款证券化有关的金融资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最新的预测中指出,这些目前已毫无价值的资产给各国银行带来的损失可能会高达1.4万亿美元。目前,各国银行宣布的资产减记总额还不抵这些损失的一半。
  经济学家们预测,面临如此困境的银行很快就会收缩银根,减少给家庭和企业的贷款,这将进一步影响消费者支出和企业投资,导致减产和失业率的上升。从历史上来看,从信贷紧缩到整体经济受损通常要经历1年半到两年的时间,这意味着2009年的经济前景将十分黯淡。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最新一期《世界经济展望》中预测,明年美国经济的增长率仅为0.1%,为18年来最低水平,欧洲的情况可能也同样糟糕,就连过去5年一直是全球经济增长重要推动力的中国、印度等新兴经济体也被预测经济增速将显著放缓。
  全球性的问题自然需要寻求全球性的解决方案,各国决策者必须共同寻求更为有效的金融危机管理体制。有经济学家提出,应当创立能够担当最后贷款人的国际金融机构,关键时刻能够给陷入困境的银行提供紧急贷款。他们认为,金融是最为国际化的行业,大银行的业务活动往往覆盖多个国家和地区,但监管却仍是以国家甚至更小的范围为基础。更为可怕的是,金融杠杆的普及使得银行的资产负债规模甚至能超过它们所在国家或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例如,比利时、荷兰、冰岛),在缺乏国际协调监管的情况下,市场的不稳定性无疑被加大。

(肖莹莹编译自10月20日美国《时代》)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