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2008-06-27 本报记者:肖莹莹 来源:经济参考报 |
|
|
|
25日,经纪人在美国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工作,旁边的大屏幕显示联邦基金利率为2%。新华社/路透 | 鉴于美国经济状况略有好转而通胀压力持续上升,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于当地时间25日决定维持2%的联邦基金利率(即商业银行间隔夜拆借利率)不变。这是美联储自去年9月连续7次降息后首次“变调”,或许意味着美联储20年来最为激进的降息举措就此告终。 在避免经济陷入衰退(需要降息)和防止通胀形势恶化(需要加息)的政策困局下,美联储货币政策的决策机构——公开市场委员会25日最终以9比1的投票结果决定维持利率不变。达拉斯联邦储备银行行长理查德·费希尔因主张加息而投了反对票。分析人士认为,这一投票结果从另一角度说明,美联储可能不会很快加息。 与前几次会议声明相比,美联储当天发表的声明明显对通胀风险提高了警惕。声明认为,美国面临经济下行和通胀上行两种风险,在经济下行风险依然存在并“有所缓解”的情况下,通胀上行风险则在增加。然而,批评人士指出,虽然美联储在声明中强调抑制通胀,但力度却不及市场预期,这一略显模糊的政策声明令市场对美联储最早在8月份加息的期望大大降低。 英国《金融时报》的一篇文章指出,美联储正在试图走钢丝。一方面美联储想通过这种含糊不清的声明,让投资者和公众相信,它将尽其所能防止通胀率因通胀预期因素而居高不下;另一方面美联储希望该声明能避免市场对加息产生过高预期,因为这会推高贷款实际成本,给依然脆弱的经济带来压力。 还有分析人士指出,本次会议上,美联储未如预期表现出强硬态度,可能是受到近期经济形势变化的影响。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骤然走跌,令美联储难以立即作出政策反应。据悉,美国经济咨询商会24日报告说,6月份消费者信心指数跌至50.4,为1992年2月以来最低,仅为去年同期数值的一半。 由于声明没有给美联储下一步货币政策动向作出明确暗示,花旗银行经济学家罗伯特·蒂克莱门特指出,美国的政策制定者进入了一个警惕观望期。与此同时,分析人士也普遍认为,美联储采取加息措施的时间将被推迟。一些分析人士说,美联储会在年底前加息,而另一些分析师则称,美联储在明年春天之前都可能维持利率“原地不动”。瑞士信贷银行经济学家提出,美联储至少在11月举行的美国大选前不会加息。 分析人士指出,鉴于美国目前利率水平本身较低,维持利率决定对正与通胀苦斗的其他国家来说,并不是个好消息。近来,巴西、土耳其和印度等发展中国家在通胀压力下被迫选择加息,美联储的低息政策使这些国家和地区反通胀努力的效果“大打折扣”,其本币与美元息差的加大可能加速本币升值和热钱流入。 美联储自去年以来奉行超宽松的货币政策,导致美元快速贬值,原油和农产品价格暴涨,全球通胀压力骤升。不少分析人士直接将高油价归结于美元的“货币现象”。英国《金融时报》25日的一篇文章说,美联储在选择货币政策时不应忽视全球通胀问题。由于全球不少国家和地区采用的是盯住美元的汇率政策,因此当美联储维持低利率时,这些国家和地区也被迫维持较低利率。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