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大城市:“公交优先”各有高招[图]
    2008-03-12    本报记者:高路    来源:经济参考报

  目前,各地积极推进的“公交优先”国家战略已渐显成效,但与国际先进水平仍有一定差距。有关部门的数据显示,我国城市的公交出行分担率平均不足10%,特大型城市也仅为20%左右,明显低于欧洲等地一些大城市。
  最近在上海举行的“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国际论坛”上,国外一些大城市公共交通的“他山之石”,引起了与会的国内交通管理工作者的关注和思考。

  图为在英国伦敦市中心,一辆巴士和其他汽车各行其道。新华社发
首尔:公交车开在路中央

  在韩国首尔,有8条主干道设有公交专用道,总长达73.5公里。与我国一些城市不同,首尔公交专用道是设在路中央的双向通道,沿线公交站点也随之移到马路中间,呈“私车-车站-公交-车站-私车”的布局。
  据介绍,实行这种公交专用道后,公交车辆行驶速度至少提高了18%,乘客数量增加了15%至38%。在两侧小轿车的“敬让”下,公交车快速驶过、优先拐弯,这样的“公交优先”,百姓“看得见摸得着”。

芝加哥:公交车到站“间隔均匀”

  美国芝加哥的公交管理则透出浓浓的“技术味”。为使公交车辆到站间隔变得更加均匀,芝加哥交通局在5条公交线路上进行了试验,内容包括在终点站监测发车和抵达时间,安排后行车辆超越先行车辆和调整发车时间等。在芝加哥,154条线路上营运着2000多辆公共汽车,其中一半以上配备有“乘客人数自动计数”技术装置,乘客人数、出行方式都一目了然。

大阪:公交推出“百货商店理念”

  近年来,大阪公交推出“百货商店理念”,推出了“PiTaPa卡”。其在作为交通卡使用的同时,也能在当地约1.8万家商业场所作为购物信用卡。人们在购物时使用这种多功能智能卡能够享受打折待遇,商品价格的优惠相当于减免了出行费用。
  目前,约有100万大阪人持有“PiTaPa卡”。管理者认为,这种卡带来了“多赢”的局面:乘客享受了折扣;营运商在不降低票价的情况下提高了乘客人数;商店人气更旺了,还可缩小停车场面积;降低了二氧化碳排放。

新加坡:以乘客为本,进行需求管理

  “人多路少”是新加坡的客观现实。新加坡交管部门表示,更多造路,一味扩容,以应付出行需求,是不可持续的,必须从乘客角度出发,进行需求管理。
  需求管理之一,是要让低收入群体负担得起。监管公交车和轨道交通票价的新加坡公共交通理事会认为,公交出行成本与就业是互相关联的,因此会定期追踪每个家庭公交支出与收入的平均比例,确保公交票价不致过高。同时,新加坡政府还给予较低收入家庭更多公交费用援助。其中,政府援助包括“工作福利计划”,社会援助包括每年分派的“交通礼券”等。
  需求管理之二,是鼓励公交,限制小车。具体做法包括车牌拍卖控制车辆增长、道路拥挤收费制约使用等,其相关收益被用于促进公交发展和排堵保畅。
  此外,新加坡正在推动自行车普及,建设自行车停车设施,鼓励折叠自行车上地铁和公交车。数据显示,新加坡在上午高峰时段的公交出行分担率已达到63%。

  相关稿件
· 中国车载(公交)数字移动电视发展蓝皮书发布 2008-03-06
· 成都:双流县实行城乡公交“一元通” 2008-02-27
· 哈尔滨:持公交IC卡看电影可打八折 2008-02-27
· 公交车播"反扒歌曲"提醒市民加强防范 2008-02-27
· 河南:70岁老人乘公交及省内旅游免费 2008-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