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班并不愚蠢,但没有拿到加班工资就愚蠢了。来自美国的一位律师从成千上万被加班“剥削”的白领身上挖出了金矿。不仅帮助这些收入不少。衣着光鲜的白领不吃亏,也让自己找到了一条新的财路。
美国内华达州的里诺有一个地方,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蕴藏着一个“金矿”。那里不是赌场,也不是印钞厂,而是一家不起眼的律师事务所。这家律师事务所的主人名叫马克·R·希尔曼。 近年来,希尔曼专门替白领雇员向企业讨要加班费。由于这一领域长期以来被法律界所忽视,希尔曼的尝试不仅为他代理的雇员争取到了数以亿计的赔偿金,也为自己带来滚滚财源。
|
本报资料照片 | 角色转换:从“工会破坏者”到讨薪先锋
现年56岁的希尔曼毕业于美国哈佛法学院。毕业后的最初20年,希尔曼一直担任大型企业在应付员工诉讼方面的律师,并自诩为“工会破坏者”。20多年中,希尔曼被建筑工人扔过鸡蛋,他的车子也曾被码头搬运工扎过轮胎。 上世纪90年代中期,希尔曼开始转变自己的角色,由为雇主打官司转向为职员争取利益。而他所涉足的正是美国法律界长期以来较为忽视的领域——雇员加班费。通常的做法是,希尔曼代表一个员工团体向雇主企业起诉,主张其违反了法律中关于“工资与工时”的规定,要求企业赔付加班费。 自2000年以来,美国国内有关员工加班费的起诉案数量呈爆炸式增长势头。分别代理劳资双方的律师界人士均承认,由于美国企业界违反“工资与工时”规定的现象相当普遍,许多企业的违规行为至今还没有被“挖掘”,可以说是法律界的一大“金矿”。 尽管没人统计过具体数字,但据劳资双方的律师预计,过去几年中,美国企业界已经因员工加班费诉讼案而总共支付了10多亿美元赔偿金。不仅如此,已经赔付的企业还可能被代表不同员工群体的律师再次告上法庭。 比如,咖啡连锁店星巴克公司2003年向希尔曼代理的加利福尼亚州分店经理团体支付1800万美元赔偿金,但如今又面临来自佛罗里达州和得克萨斯州雇员的官司。 沃尔玛公司如今也因大约80宗加班费起诉而焦头烂额,而这家零售业巨头过去两年中已经分别向加州和宾夕法尼亚州的雇员群体支付了1.72亿美元和7850万美元赔偿金。 “加班费诉讼是企业迄今在劳工问题领域面临的最大问题,”同样从企业律师转变为白领讨薪者的尼尔森·托马斯说,“我可以向一家企业提起100件性骚扰的诉讼,但这些对企业造成的损失都难以企及加班费诉讼。”
主要目标:为白领挖掘“模糊”金矿
根据美国劳工部的统计数据,美国国内受有关加班法保护的劳动力人数在1.15亿左右,占美国劳动力总量的86%。如今,为卡车司机、建筑工人、酒店服务员等传统工薪族利益而提起的加班费诉讼数量不少,但比起希尔曼代理诉讼的情况来说,其成功率可以说是相形见绌。 《商业周刊》说,希尔曼与其他律师最与众不同之处,就是把服务对象从传统工薪族转向了收入丰厚的白领阶层。过去两年中,希尔曼经手的主要加班费赔偿案来自于年收入在六位数以上的股票经纪人团体,总共帮助他们从银行和经纪公司索得大约五亿美元加班费,其中包括花旗银行的9800万美元和瑞士银行的8700万美元。如今,希尔曼正把具体目标转向计算机软件工程师、医药销售代表以及会计师事务所雇员等。 那么,希尔曼为什么专门服务于白领阶层的加班费诉讼呢? 早在1938年,经历经济大萧条的美国通过《公平劳工标准法案》,明确规定员工每周工作满40小时后,每多工作一小时,企业必须支付1.5小时的薪水。这一规定在当时看来有两个目的,一是向超时工作的员工给予补偿,二是促使企业招募更多员工,提高国家就业率,因为相比于每小时支付1.5倍工资标准,企业招募新员工更节省成本。 不过,希尔曼认为,这一法律如今看来已经难以起到促进就业率的效果。由于如今企业员工的医疗保障成本及其他福利成本大幅提高,企业往往愿意通过现有雇员的超时工作而非招募新员工来满足生产需要,它们或是向员工支付加班费,或者抱着侥幸心理干脆不付。 此外,并不是所有雇员都能够依法享受到加班费。根据这一法案中的“白领例外”说明,企业可以不用向各类高管人员和特聘专家这类工作需要独立判断能力的白领群体支付加班费。这一规定,主要源于企业界延续几十年的一种传统观念,即上述人群与在生产流水线上工作的传统工人有明显差异。 然而,希尔曼主张,随着各行业中越来越讲求效率,一些原本需要独立判断能力的所谓“白领”工作也开始变得“流水线化”,这也是“白领”和“蓝领”间界限越来越模糊的原因之一;其次,在如今这个不断发展、通信保持时刻畅通的社会,人们的生活也往往带有工作的影子,一天的工作从何时算起、何时结束? 最后,白领的工作往往被认为相对更少加班、更易赚钱,因此并不能成为加班费的主要索要群体。然而,自上世纪中叶以来,美国国内传统工人加班时间多于“白领”的现象已经出现逆转。与希尔曼一样从事白领加班费诉讼的律师查尔斯·约瑟夫说,以医药销售代表为例,虽然这一人群的平均年薪为7.9万美元,但他们每周往往要工作65个小时。也就是说,为了保持一份“体面”的白领工作,他们“必须干两份活儿”。 正是社会变化促使蓝领和白领间的界限变得模糊起来,进而为希尔曼等律师提供了又一难得的“金矿”。用希尔曼的话说,这些白领都是他的衣食父母。
典型违规:错误归类、“省略”超时工作
尽管布什政府2004年推动对《公平劳工标准法案》中有关“白领例外”规定做出修改,但这些改变仍然给希尔曼等律师留下了足够的诉讼空间。 据希尔曼介绍,如今的加班费诉讼可以归结为两个主要类型。第一种情况下,企业通过将雇员的头衔“归类”成不受加班费法规保护的人群,逃避向他们支付加班费;第二种情况下,雇员平时的某些超时工作,因种种原因而没有被企业记录下来,因而难以获得加班费。有雇员指出,部分企业甚至是有意“忽视”记录雇员的加班时间。 在希尔曼代理的诉讼中,大部分属于错误归类情况。比如,在2003年达成和解的星巴克案例中,希尔曼主张,星巴克公司将加州部分分店雇员任命为“分店经理”或者“助理经理”,从而不给他们加班费。但他们的主要工作还是集中在制作咖啡和法布奇诺等饮品,与可以获得加班费的低级别员工没有区别。虽然星巴克公司始终坚称自己遵守有关加班费的法律,但最终仍然“出血”1800万美元解决这起集体诉讼案。 希尔曼在这一诉讼中的主张原则也是他代理多数白领加班费诉讼的通用原则,他的主要集中点不是看这些白领的头衔、收入和学历等,而是看他们真正从事的工作性质。 “加班并不愚蠢,但你如果没有拿到加班费就愚蠢了,”希尔曼说。 在信息产业,各类计算机工作人员一般意义上也难以获得加班费,理由是这一人群往往被定义为高学历、高收入并且拥有昼夜不断工作的传统。然而在加州法律中,加班费法律不适用的对象只针对主要工作包含“独立判断能力”的人群。希尔曼在这一行业的多个诉讼中均主张,数千名系统软件工程师并没有从事“独立判断”的工作,“他们虽然根据自己的判断选择编程代码,但不知道整个软件项目的作用……他们所做的只是执行别人的要求而已”。 这一独特的角度也为希尔曼的客户带来了巨额赔偿金:西贝尔系统公司同意向800名软件工程师支付2750万美元加班费;国际商用机器公司(IBM)向技术和客户支持人员共支付6500万美元。 此外,希尔曼还在代理股票经纪人的加班费诉讼方面颇有建树。虽然他们普遍被认为属于高收入人群,不应获得加班费,但希尔曼却利用法律的一个技术型规定打开了诉讼缺口:被列入“白领例外”规定的人群必须满足一个条件,即能够享受薪水待遇,而股票经纪人的收入通常来自于佣金,没有薪水。打着这张牌,希尔曼迫使美林证券、摩根士丹利等经纪公司支付赔偿和解,平均每名股票经纪人在支付律师代理费后还能拿到三万美元赔偿。
收入丰厚:“他播云,我们收雨”
美国商会法律事务负责人罗宾·康拉德说,2001年到2006年间,美国国内有关雇员加班费的诉讼案件数量增加了一倍多。最初,企业界并没有留意这一增长趋势,但观念在逐渐发生改变,“现在几乎每个人都在谈论它”。 希尔曼的尝试也带火了法律界在雇员加班费领域的“掘金”热潮,许多原本为企业利益服务的律师开始转向雇员阵营。迄今,已经有数十家律师事务所将主要业务集中于为雇员索要加班费方面,不过,在法律界眼中,希尔曼无疑还是这一领域的佼佼者。 美国普衡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柯比·威尔科克斯形容说,希尔曼“播下了云”,其他人则在收集雨。 得益于雇员诉讼案的增多,为企业辩护的律师生意也日趋火爆。不过,比起收益来,这些原本更加体面的律师如今只能以羡慕甚至嫉妒的眼光看待希尔曼等雇员律师了。 据希尔曼透露,仅仅是他及其合伙律师近年来经手并达成和解的官司,企业付出的赔偿总额就高达4.58亿美元,而律师费往往是赔偿金的25%左右。即使除去其他律师的费用以及税收因素,希尔曼的收入也相当可观。希尔曼没有具体说明他因为这些官司得到多少收益(部分费用还须经过法院批准),但当记者问及这一数字是否在“小几千万美元”时,他没有表示异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