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制造”:以严格的制度保障良好声誉
    2007-10-16    本报驻柏林记者:郇公弟    来源:经济参考报
  “德国制造”在全球范围内享有极高的声誉。良好声誉的背后是严格的制度建设,从政府到企业,从法律到认证,覆盖全社会的质量管理体系是“德国制造”成功的法宝。
  实际上“德国制造”走过的历程并非一帆风顺。二战后,德国人被要求在产品上注明“德国制造”字样,当时算是一种惩罚。若干年后,人们发现凡是印有“德国制造”的商品在市场上都非常畅销,质量特别好,“德国制造”反而成了质量和信誉保障的代名词。
  今年8月份,德国百年老店Haribo甜点公司在全球主动召回14000袋糖果,因为该公司在清洗生产设备时发现传输带的一根钢轨被扭曲,这可能导致一些金属粉末污染了部分产品。公司决定召回该批次全部产品,并承担了全部费用。正是这种负责任的态度,保障这家企业经营长达百年之久,产品持续畅销全球。
  当然,质量信誉依靠的绝不仅仅是发现问题后的召回制度,在出口产品安全管理方面,德国有一整套法律法规、行业标准以及质量认证等制度体系,形成了产品质量事前管理、事中监控和事后处理的一整套程序。
  据德中经济资讯协会主席王学军介绍,德国出口产品安全管理有着完善的法律体系。以食品安全为例,德国食品安全法律体系涉及全部食品产业链,包括植物保护、动物健康、善待动物的饲养方式、食品标签标识等。
  实际上早在1879年,德国就制订了《食品法》,目前实行的《食品法》包罗万象,所列条款多达几十万个。另外,国家还设立了覆盖全国的食品检查机构,联邦政府、每个州和各地方政府都设有负责检查食品质量的卫生部门。这都为德国出口食品产品安全提供了根本保障。
  德国行业标准化组织在产品质量管理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标准化组织依据国家颁布的各项行业法规,将法规转化为具体的业内标准,这些标准又成为认证机构质量认证和企业生产的依据。德国最主要的标准制订机构为德国标准化学会(DIN),大约有6000个工业公司和组织为其会员,下设有123个标准委员会和3655个工作委员会。目前DIN制订的标准几乎涉及建筑工程、采矿、冶金、化工、电工、安全技术、环境保护、卫生、消防、运输、家政等各个领域,每年都将发布上千个行业标准,其中80%以上都为欧洲各国所采用。
  德国产品安全管理的指导理念是“流程决定结果”。为了保障最终出口产品的安全,德国建立了一整套独特的“法律-行业标准-质量认证”管理体系。在完善的法律法规的基础上,细化行业标准,然后由质量认证机构对企业生产流程、产品规格、成品质量等进行逐一审核,企业最终只需要拿到认证机构的认证结果。这样,既保证了繁杂的法律法规的有效实施,也便于企业向消费者证明自身产品的安全性。在该流程中,质量认证机构有着相当关键的位置,严格的质量认证制度在创造“德国制造”声誉的过程中功不可没。
  相关稿件
· 德国支持欧盟对我国钢铁反倾销 2007-10-11
· 德国技术性壁垒花样繁多 灵活应对为上策 2007-10-11
· 德国银行业开展"银商合作"拓展客户新空间 2007-10-08
· 次贷危机促德国加快步伐调整金融监管构架 2007-09-27
· 德国巴符州:“绿色”宾馆生意火 2007-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