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对冲基金:八国集团成员内部立场不一
    2007-05-30    本报驻柏林记者:郇公弟    来源:经济参考报

  图为德国东北部海滨小城海利根达姆的海边栈桥。6月6日开幕的新一届八国集团首脑会议将在海利根达姆举行。本报资料照片
  八国集团峰会(G8)将于下月6日至8日在德国举行。作为东道主的德国自年初担任八国集团主席国以来,一直谋求将加强对冲基金监管作为今年峰会的主要议题。德国在最初坚持实施政府主导的强制性监管、实行行业透明化管理遇阻后,目前正在逐步转向“自愿地”建立行业行为规范。
  不过,有专家认为,德国的主张与美国核心利益相冲突,必然会遭到美国的反对,英国等其他八国集团成员附和美国也在意料之中。
  虽然八国集团各成员基本同意对冲基金主导的证券市场暴涨暴跌可能导致危机蔓延,但在如何预防这种灾难性结果的策略上,各国意见不一。德国在对冲基金监管问题上的立场最为强硬,其坚持认为,应当加强对对冲基金行业本身的监管,英美政府不能因为对冲基金给银行业带来了丰厚利润而采取“软性态度”。
  德国不仅自身对冲基金发展相对滞后,本国经济和企业也不断受到国外对冲基金的干扰,这也成为德国谋求加强对冲基金监管的主要原因。此外,德国对冲基金的不发达,给了美英等国对冲基金进入德国市场的机会。近年来不断有海外对冲基金恶意并购德国知名企业,通过各种方式渗入德国经济。
  例如,在2005年德国证交所试图收购伦敦证交所的过程中,因为投资于德交所的对冲基金的阻碍,导致收购计划流产,从而激发了德国全社会声讨对冲基金的浪潮。德国副总理弗朗茨·明特费林当时提出了著名的“蝗虫论”,把对冲基金管理者比作一群蝗虫,称他们先占领公司,然后大幅裁员、削减成本,再转手套利。
  大致来说,作为对冲基金主要基地的美国和英国主张通过对话和保持警惕来控制风险,特别是通过严格监管的投资银行来“间接监管”对冲基金。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伯南克本月15日也表示,在他看来,难以对对冲基金实行严格审查。伯南克称,对冲基金行业并不是一个完全同质的群体,很难收集它们的实时数据,如果政府对其实行强制监管,反而会促使它们产生道德风险。
  本月22日,美国、英国两大主要对冲基金行业协会MFA和AIMA已经明确表示,拒绝制定行业操守规范。英国AIMA协会称,各大基金在开始运作前都已经注册,目前的行业指引已经足以监管市场。
  其实,在对冲基金运作中,各大银行作为“原始经纪人”为其提供资本、承销基金和分享盈利,在每一个对冲基金背后,都有一家或多家银行作资金后盾。欧盟银监会主席丹尼尔·诺伊认为,新巴塞尔协议(2.5版)对银行资产的流动性和组合风险有了更严格的监管,银行已经对过度参与对冲基金的风险有了足够警惕。
  然而,位于巴塞尔的“金融稳定论坛”5月19日发布的一项研究报告显示,银行与对冲基金之间的监督关系实际上相当脆弱。比如,在对冲基金向银行的借贷资金遇到超过还款期限等问题时,银行经常无原则地延长借贷时限。究其原因,正是对冲基金给英美各大银行带来了丰厚利润。

  背景资料
  对冲基金起源于上世纪50年代初的美国,原意是指广泛利用金融衍生产品进行投资保值的一类基金。然而,对冲基金后来的发展大大超出其原本含义。如今人们普遍认为,对冲基金是利用各种金融衍生产品的杠杆效用,承担高风险、追求高收益的一种投资模式。
  由于操作手法灵活多样,特别是其诱人的高投资回报率,使对冲基金近年来发展迅猛,成为一股实力强大的国际游资。它们以短线为主,大量运用金融衍生工具,专门在国际上寻找各种获利机会。
  与主题基金、区域基金等不同,对冲基金没有明确的投资方向,基金经理可全权处理投资策略,这使得其资金在全球市场上频繁流动。一旦这类基金得手,失败的一方会付出重大代价。典型的例子如索罗斯的量子基金1992年狙击英镑、1997年制造亚洲金融风暴等。

  相关稿件
· 八国集团财长会议:对冲基金监管达成更多共识 2007-05-21
· 美财政部高级官员表示反对G8严管对冲基金 2007-05-18
· 欧盟各成员国财长会晤 要求对冲基金更透明 2007-04-23
· 对冲基金提高效率同时带来风险 2007-04-17
· 高盛:更多资本将进入对冲基金 2007-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