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关键词频现联合国气候大会
    2006-11-13    本报驻内罗毕记者:刘颖    来源:经济参考报

    截至12日,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召开的2006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进程已经过半。会议期间频繁出现的以下词汇可以让我们大致了解会议的内容,并能感受到会议传出的信息——“人类必须行动起来应对气候变化”。

关键词之一:适应气候变化

    11日,游行者手持标语参加集会,呼吁关注气候变化。当天,数千人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冒雨举行游行集会,呼吁政府和社会关注气候变化的问题。新华社记者 王迎 摄

    气候变化的影响不可避免,这就提出了适应的问题。如何适应已经发生了变化的气候,是保护人类和环境免受气候变化伤害的重要方面。中国国家气候变化对策协调小组办公室主任高广生说,所谓适应,就是采取措施减少气候变化带来的灾害,如增高防洪堤坝、改良农作物品种等都是适应气候变化的具体表现。在本次大会上,越来越多的人呼吁发达国家达成协议,建立“适应基金”,以帮助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

关键词之二:非洲

    本次大会是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首次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举行,气候变化与非洲的关系自然成为大会热门话题之一。大会开幕前夕,《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发表报告指出,非洲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比想像中更加脆弱。

关键词之三:美国

    美国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从国家总量和人均来看都是全球最高的。因此,美国是否批准限制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的《京都议定书》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令人失望的是,在本届大会开幕之初,美国谈判代表阿朗·沃森就表示,美国在《京都议定书》上的立场在布什总统任期结束前不会有任何改变。

关键词之四:“后京都”

    “后京都”问题,即2012年之后如何进一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是本次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的主要议题。与会人士透露,目前对这一问题的磋商还仅仅停留在技术性讨论和各方交流立场、观点的阶段。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