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2006-10-10 新华社记者刘洪10月9日发自华盛顿 来源:经济参考报 |
|
|
华盛顿市波特马克河边,矗立着一大片白色呈弧线状的建筑,这就是水门(Water
Gate)饭店。每次从饭店旁经过,总会不由自主地想起30年前那场政治风波。自“水门事件”后,凡是跟美国沾边儿的重大丑闻,国际新闻界都会习惯性地称之为“某某门”,如“伊朗门”、“情报门”、“虐囚门”等等。
潜入、窃听、翻拍——“水门事件”让我们看到了传统间谍的惯用手段,但在互联网深刻改变世界的今天,政治家们更担心的是另一种全新的泄密方式。在水门饭店可以遥看到的国会山,一位重量级议员不久前就因“电邮门”(也有媒体称其为“福利门”)而声名扫地。
之所以命名为“电邮门”,在于已担任众议员12载的马克·福利最终栽在了几封电子邮件上。他被揭露为道貌岸然,证据就是他曾向小男孩发过带有性挑逗意味的电子邮件,其中一位收信人还不满16岁。美国一些州的法律禁止发生同性性行为;而在任何一个州,成人与16岁以下未成年人发生性关系都被视为强奸。
尽管福利马上宣布辞职,但那几封小小的电子邮件,却像“蝴蝶效应”中的翅膀振动,最终在美国政坛掀起了狂风巨浪。在美国中期选举即将来临之际,“电邮门”迅速从性丑闻上升为政治丑闻。民主党抓住这一有利砝码牢牢不放,共和党很可能失去更多国会席位。
“电邮门”是一面镜子,既照出了政客的虚伪,又反映出电子邮件在人们生活中变得不可或缺。短短十几年,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带有某种文化韵味的书信无可奈何地与我们渐行渐远,而电子邮件却以其明快、方便成为了人类生活的一部分。在光怪陆离的网络中,电子邮件是天使,但有时也会成为魔鬼。它不仅会像书信一样泄露秘密,还因为它书写时更具个人化、情绪化,内容一旦泄露,当事者往往百口莫辩。
最近的另一个例子,就是摩根斯坦利公司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谢国忠突然辞职。辞职原因在于他的一封内部电邮被泄露,而邮件中谢国忠对新加坡提出了带有强烈个人情绪的批评。谢的批评确实有失偏颇,但电邮的杀伤力也由此可见一斑。
正因为此,在美国等许多国家的军队中,军人上网有时要受到严格限制。在摩根斯坦利等众多知名公司,内部邮件外泄是违反公司章程的行为。但人心的叵测、技术的缺陷,不是一纸规定就能禁止的,电子邮件外泄就像网络诈骗、影视盗版一样,成为“互联网时代”的通病。
怎么办?据说布什总统的办法是“无为”。他去年在接受采访时曾公开表示,他不会用电子邮件,即使和双胞胎女儿沟通也不会用电子邮件,原因很简单,“我不想你们看到我的个人隐私”。
布什不用电邮,对他可能不会有什么妨碍,与其总统级的保密电话相比,在网络上自由游动的电子邮件显然太不安全。但对已离不开互联网的芸芸众生来说,大家还远远不敢把电子邮件这个宝贝疙瘩连同洗脚水一块儿倒掉。
我们应该呼唤网络时代的“新道德”和“新法律”:通信者应具备基本道德,不将别人的隐私当作谈资;恶意泄密者理应作为窃密者受到惩处。同时,科技人士也应赶快抓住商机,因为与病毒催生出庞大的杀毒软件市场一样,电邮泄密也正孕育着一个巨大的邮件安保市场。
当然,被泄密者也要想开一点,写信就是为了给别人看,因此难免会被更大范围的人“欣赏”。行为磊落,行文本真,又何必管它飞短流长,只要不把自己弄成负面新闻人物就好。毕竟,技术总有缺陷,而且大家心里都明白:常在网上漂,哪能不挨刀!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