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部城市应有胸怀接纳新移民
    2010-08-17        来源:新京报
    根据国务院批复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到2020年,北京总人口规模规划控制在1800万人左右。但北京市人大常委会通过专题调研掌握的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底,北京实际常住人口总数为1972万人,其中户籍人口1246万人,居住半年以上的流动人口726.4万人,举家迁移比例逐年提高,达41.2%。“人口控制目标一再被突破,北京已陷入人口爆炸危机。”有专家如是说。
  担心大城市病而且担心资源局限,一直是我们对大城市人口增长心存警惕的重要原因。但是仅今年以来,不只是舟曲县一个地方,从春到夏,从东北到西南,整个中国都受到自然灾害的猛烈攻击,说明人口与资源紧张的矛盾,不只是发生在大城市,江河上游、西部等地区也许更为严重。
  据国家防总2010年8月4日发布的消息,2010年1月以来半年多时间里全国共有28个省(区、市)遭受洪涝灾害,受灾人口1.4亿人,因灾死亡1072人、失踪619人,倒塌房屋110万间,直接经济损失2096亿元。受灾比较严重的,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在水土流失和人均耕地面积少的双重作用下,土地越种越瘦,许多地方陷入“越穷越垦、越垦越穷”的恶性循环。
  我们应该从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的角度,把中国的城市化、尤其是大城市化问题和中国的环境、生态保护合在一起考虑。1935年,胡焕庸提出黑河(瑷珲)—腾冲线即胡焕庸线,首次揭示了中国人口分布规律:宋代以来,自黑龙江瑷珲至云南腾冲画一条直线,线东南36%的土地供养了全国96%的人口;线西北64%的土地仅供养4%的人口。在工业文明的今天,胡焕庸线所揭示的人口分布规律依然没有被打破。
  就像城市尤其是大城市最节约土地一样,大城市也最有利于环境和水资源节约与保护。按建成区面积计算,我国200万人以上的大城市、20万人口以下的小城市、建制镇三者人均占地的比例是1比2比3.1。这还不算农村居民砍伐、开荒耕种等活动面积。
  人类如果违背自然规律,结果一定招致自然的惩罚。大江大河和生态脆弱的中西部和东北地区滞留过多人口,必然导致过度开发进而导致生态和环境灾难,也直接对下游大中城市的水资源、水环境保护等构成威胁。
  人类是一个整体,中国是一个完整的家园,东部大城市关起门来,解决不了自身的环境和资源短缺问题。大江大河的发源地、中西部地区应当以生态建设为主。应该是中西部、江河上游地广人稀、谨慎开发;东部、江河中下游尤其是下游大城市化,或城市连片发展。
  人口转移的问题,就应该放在这个大视野下通盘考虑。除了政府主导的移民政策之外,更应该顺应市场规律,尊重劳动力自由流动的权利,让东部城市突破制度壁垒,以更大的胸怀迎接外来人口。这才有人口、人权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双赢。
  相关稿件
· 控制北京人口规模宜分散资源 2010-07-23
· [关注]网民热议:北京如何备战人口快速膨胀 2010-07-20
· 网民热议:北京如何备战人口快速膨胀 2010-07-20
· 中国人口与资源环境关系紧张状况将长期存在 2010-07-16
· 首个老年人口增长高峰期到来 2010-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