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城市化”的假象是一个危险信号
    2010-08-17    作者:易艳刚    来源:红网

    随着一线城市生存压力加大,不愿意进城落户,甚至将户口反迁回农村的“逆城市化”现象,已悄悄在我国一些东部地区的城乡间出现。浙江省户籍管理部门调查发现,全省“农转非”数量从2004年时的57.7万人降到去年的18.9万人,降幅高达67%。(8月15日《新华网》)

  美国地理学家波恩在1976年首次提出了“逆城市化”的概念,用以描述发达国家城市发展过程中人口重心发生变化、城市人口向乡村居民点和小城镇回流的现象。这种现象的出现,是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城市功能自我优化、减轻空间压力的内在要求和必然冲动。因此,社会人口离开城市并不一定就是“逆城市化”。
  以此审视一些东部地区出现的“农转非”趋势放缓的现象,我们似乎并不能将其称为“逆城市化”。甚至可以说,这种现象非但不是我国城市化进入新阶段的标志,反倒应当作为城市化过程中的一个危险信号。
  在城市化尚不充分的前提下,所谓的“逆城市化”在当前社会并不具备现实土壤。今年4月,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宏观经济蓝皮书》指出,中国截至2008年的城市化率仅为45.68%,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诚然,无论是报道中所称的“年轻人不愿在城市落户”,还是前段时间舆论热议的“逃离北上广”,都具有“逆城市化”的某些表征,但这其实是一种假象。
  年轻人为什么不愿意在大城市落户?最核心的理由是大城市的生活成本过于高昂,生活压力过大。在正常的“逆城市化”进程中,城市人口流向小城镇是“主动选择”,而我们国家的这些年轻人绝大多数都是“被迫离开”。入不敷出的生活现实,户籍门槛的掣肘,将他们变成了大城市的“弃儿”,唯有“逃离”才是符合经济人理性的无奈选择。
   这种“逆城市化”的假象,掩盖的恰恰可能是城市化过程中的现实矛盾。一方面,现行的户籍制度仍然是年轻人进入大城市的制度性藩篱;另一方面,基于收入分配制度和社会劳动分工的城乡二元分割之势不减反增。如果任由这种现象发展,对其背后的社会问题不予理会,无异于掩耳盗铃,也势必造成更加严重的城乡割裂,在一定程度上消解过去数年间的城市化成果。
   实际上,真正意义上的“逆城市化”有两个重要前提:一个是现代化的基础设施开始向农村延伸;另一个是城市市民分福利制度开始覆盖农村地区。如果不能满足这两点要求,劳动者即便现在流向小城镇和乡村地区,也将很难享受城市化的成果。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利茨在世界银行的一次会议上曾说,21世纪对世界影响最大的两件事情,第一是美国的高科技产业,第二是中国的城市化。言语间对中国城市化不乏赞誉之意。但我们的城市化尚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在这个过程中,对形势保持清醒认识显得尤为关键。可以说,一些东部地区所谓的“逆城市化”和“逃离北上广”,都有可能是社会矛盾激化的征兆。要合理释放这种制度性压力,进一步加快户籍制度改革,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无疑是最为紧要的应对之策。

  相关稿件
· 重庆为中国户籍改革提供新思路 2010-07-31
· 户籍制度改革本来不是难事 2010-07-30
· 国企与政府机关就业歧视严重 多限制户籍 2010-07-27
· 重庆户籍改革开启 千万农村人口将转市民 2010-07-14
· 深圳将非户籍专才纳入保障房范围 2010-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