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经济增速放缓趋势基本确立的背景下,市场普遍预期宏观调控政策将有所松动,一些机构甚至建议政府出台新的刺激计划来平缓经济波动的幅度。 事实上,二季度经济增速回落,除了基数的因素,更多是主动调控的结果。中国证券报认为,今年下半年我国经济调控的主基调是保持政策稳定性,处理好增长速度、经济结构和通胀预期之间的关系,调控思维将转向更高层次的经济转型激励。 四万亿刺激计划成功推动经济复苏,然而,在成功保八的同时,9.6万亿元新增贷款也吹大了房地产泡沫,加剧了地方政府的债务风险和银行的坏账风险。正是及时觉察到经济运行的两大风险,今年以来,一方面,提高存款准备金率、调节信贷规模和节奏;另一方面,加大房地产调控力度,加强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清理和整顿。目前来看,调控目标初步实现,上半年新增贷款规模和节奏均符合预期,房地产成交价格在6月份首次出现环比下降,地方融资平台清理也在稳步推进。可以说,二季度经济放缓是宏观政策主动调控的结果。 虽然在主动调控下,经济增速出现放缓迹象,但总体上说经济运行保持较为健康的状况。如果此时再次推出所谓的刺激计划,无异于宣布2010年以来的调控政策半路夭折,将带来严重后果。首先,居民的通胀预期将全面上涨,房价泡沫将进一步吹大。其次,地方政府和银行在二次刺激推动下,将再度扩张资产负债表,虽然说发展可以解决债务问题,但凡事有度,指望地方政府和银行能把握好度无疑是冒险。最后,也是最为重要的,假如二次刺激导致调控半途而废,将对政府公信力形成严重冲击,引起居民预期混乱,未来经济调控将更为艰难。 当前,我国经济运行出现一些新变化:1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处于改革开放以来的低位,而且从2002年以来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分布来看,资本密集型产品占比逐步升至50%以上,劳动密集型产品占比迅速下降,说明我国经济内在的资源禀赋结构正在发生变化。资源禀赋结构的变化,表现在经济体之中货币资金变得廉价,而劳动力和资源品价格将趋势性上扬。总体来看,中期将进入一段经济增速下降、物价上行的困难时期,可以说是一种类滞胀的局面。在此种局面下,当政府采取扩张性政策试图扩大总需求时,由于企业预期到通货膨胀将上升,预期到工人会要求工资上涨,因此会主动收缩,政府扩张性政策的结果将是产出下降、物价上升的最不利局面。 因此,中国证券报认为,我国经济目前不宜采取类似2009年的刺激政策,而是急需一种“另类刺激政策”——转型激励政策。转型激励政策应从经济体的现实出发,抓住机遇进行结构转型,以进一步提高经济复苏的内在动力,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机制和体制,进一步改善民生,加快构建和谐社会。具体到操作层面,一方面可以灵活实施结构性信贷税收政策,鼓励科技创新,加速淘汰落后产能;另一方面,继续放开对民间资本的限制,促进竞争环境的完善。 中国证券报认为,目前我国政府正在大力推进的收入分配改革、环境税资源税改革、保障房建设以及总投资高达5万亿的新兴能源产业发展规划等都属于“另类刺激政策”范畴。只要坚决推进,我国经济就能在短暂下行之后,重新进入平稳较快增长的可持续发展轨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