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2010-06-22 作者:张立伟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
|
|
在G20峰会召开之前,6月19日,在第二期清华国际安全论坛上,清华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发布了《构建A3货币联盟的报告》。该报告认为,G20峰会难以对全球货币体系进行根本性的改革,而以“10+3”为框架的东亚区域货币秩序建设也困难重重,这使得中日韩三国必须重新考虑全球金融危机之下的地区解决之道。对此,报告倡议以中日韩三个亚洲国家(A3)为核心构建A3货币联盟,在东北亚率先建立不依赖于美元的货币区,中日韩之间的地区货币互助胜于全球金融改革。 倡议中的A3货币联盟从易到难分三个阶段。在初级阶段,建立A3货币联盟组织框架、A3货币基金以及三国货币互换和交易结算机制,最终建立A3货币单位等;在中级阶段,使A3货币单位成为A3驻锚货币,三国货币可自由兑换,吸纳东亚其他条件成熟的国家和地区加入联盟,推动东亚自贸区等;而在高级阶段,建立东亚中央银行,并逐步实现经济的一体化。
这似乎就是一个亚洲版的欧盟,在欧元区因主权债务危机而面临崩溃的背景下,倡议构建东亚单一货币似乎不合时宜。但清华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阎学通教授认为,恰恰是因为有欧元的存在,希腊等国才会获得集体救助,否则,希腊会遇到更大的风险;而且欧盟统一的财政要求也约束诸多成员国从而避免更多的国家陷入危机,只是欧元区扩张得太快且没有进行严格的审查和监督。而且A3联盟与东亚共同体不同,目前“10+3”开放性太强,甚至向“10+6”演化,这导致成员国达成共识的难度越来越大,比较单纯的中日韩三国构建A3货币联盟易于协调和监管。 A3货币联盟属于国际政治学者的构思,而金融学者则倾向于人民币走国际化道路,这也是近年来有关人民币未来命运最多的畅想。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的向松祚认为,人民币国际化是中国参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唯一正确道路,目前应该率先推动建立大中华货币区,进而实现人民币国际化。东亚单一货币尽管在经济上可行,但政治上不可行。 这是一个奇怪的现象,反对国际政治学者提出的A3货币联盟的理由恰恰是金融学者强调“政治上的不可行性”。
但A3的构思也是基于政治上的考虑,而且显然要比金融学者考虑的更多。首先,A3货币联盟可以减轻中国崛起的阻力,由韩日分担中国诸多国际压力。而中国日益扩大的经济规模对日韩而言,也会有较强的政治动力推进三国间的货币联盟,以便坐上中国这艘顺风船。 而且,在今后十年,经济陷入危机后的美国可能长期低迷,孤立主义抬头,而中国国内问题的复杂性也抑制了中国承担国际领导力的意愿和能力,因此,国际权力可能面临真空期,这有利于强化区域合作而非急于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事实上,人民币国际化道路的最大障碍也是政治性因素。因为任何一种国际货币背后,不只是有庞大的经济规模,更需要有强大的国家信用。显然,未来10年处于转型过程中的中国,面临制度改革上的诸多不确定性,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信用支持尚不够,A3货币联盟则会化解这个障碍。 两种不同的方案表明中国急于摆脱对美元的过度依赖,以免遭受更多的伤害,同时,也说明人民币走向国际化的道路非常艰难。 中日韩是遭受美元伤害最大的国家,而且三国各自的经济规模都名列全球前列,如何摆脱对美元的依赖,是三国共同面临的挑战。因此,即使构建A3联盟存在诸多障碍,甚至不可能完成,中日韩三国在货币上也有共同的利益。仍由西方主导的G20很难对国际货币体系做出有效的改革,A3应该是中国后备的方案之一,至少目前提出这个问题,可以把日韩在G20人民币汇率问题上拉到中国一边。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