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轮楼市调控刚刚“满月”,政策走向就引发各种猜测。其中,房产税何时开征谣言满天飞,有的说上海即将开征,有的说“三年之内免谈”;至于征税范围、税率、征税方式等,同样说法不一。楼市政策走向究竟是越来越硬还是越来越软,不仅是市场人士的讨论话题,公众更为关注。 房产税似乎已成为判断楼市政策走向的一个风向标:房产税及时开征、严格征收就是调控趋严的一个信号;房产税久拖不征则是调控放松的信号。我注意到,“国十条”之后,媒体从地方细则判断政策走向温和还是强硬,其中一个标准就是是否提及房产税。 尤其是中央高层最近关于世界经济复苏基础不稳、宏观调控面临两难的论述,被许多市场人士当成楼市政策信号来解读。事实上,高层的论述说的是宏观经济形势,具体到房地产领域政策如何走向,并没有一个明确说法。如果把高层的宏观论述当成当前房地产政策信号,是一种武断。 楼市调控风向究竟是“风硬”还是“风软”?结论其实不应急着下。 这一轮调控刚刚“满月”,政策效果还有待评估。据报道,“国十条”出台一个多月来,各地楼市陷入观望,成交量锐减,部分城市楼市成交量出现多达六成的降幅。但是,成交量锐减房价并未明显松动,这种僵持局面还可能持续。房价不是一朝一夕上涨到目前这种水平的,抑制房价自然也不可能立竿见影。房价不可能也不能暴涨暴跌。另一方面,任何一种调控政策都是要付出不少行政成本的,不可能随意出台,只能是择机而行。 其次,某些政策出台需要一定的法律程序和过程。例如,房产持有税开征,由于不符合现行的《房产税暂行条例》,无异于重新开征新税,就不能规避法律程序。发改委研究人员“三年之内免谈房产税”之说是不靠谱的,即便是发改委本身,也不一定能准确断言房产税如何如何,主要还得看国税总局怎么说。 最重要的,政策如何走还得看房价本身和居住权保障程度。毫无疑问,房价是当前最大的民生问题和经济问题,因而这一轮调控旗帜鲜明的遏制房价过快上涨。所以,判断楼市政策走向不是要看交易量缩水,而是要看房价是否回归到决策层认为合理的水平上。尤其是,如果保障房供求仍然严重失衡,政府就需要通过平抑房价来解决部分人的住房问题。
(北京 房地产业评论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