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富人们的焦虑
    2010-04-20    作者:朱大鸣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中国民营企业正处于第一代民营企业家和第二代民营企业家权力交接的关口,一般的民营企业大多都是家族式企业,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中国出现了一大批白手起家的第一代民营企业家,现在,正是家族式企业代际传递的高潮期和震荡期,如果这个权力交替不能正常运行,家族企业的命运堪忧,陷入富不过三代的“魔咒”。

  家族企业的集体焦虑

  正是因为如此,现在家族企业的第一代开创基业的英雄们,对于财富的代际传递和积累出现集体性焦虑。各地富二代培训班也应运而生,比如,无锡最近出现了一家“富二代”培训班。培训时间总计3个月,学费高达66.8万元,学习地点随意。除了学习企业经营之道外,还教打高尔夫和骑马,甚至还教如何穿衣打扮、喝酒品茶。目前报名者已超过10人,最小的年龄仅16岁。
  或许这种富二代速成班并不能解决家族企业的深层次难题,但是,这足以反应第一代中国民营企业家为了自己辛苦半生的基业避免毁于一旦,对于第二代接班人的能力有多么的担忧,他们担忧民企二代成为“贾宝玉”,自己亲手创立的基业像大观园那样衰落,最后搞得支离破碎。

  家族企业能量为何这么大

  事实上,世界五百强很多,企业多为家族式企业,只不过经历了现代化的转型。一份报告显示,欧洲大陆和英国、美国的企业文化不同的地方是,德国、法国、西班牙、意大利和瑞士等国家,至今仍保有家族企业的传统,尤其德国在前五十大中,家族企业就占了29家,部分企业的营收相当惊人。其实,就算是美国,家族企业在经历了380年的发展历程之后,迄今仍然成为美国经济的生力军。2003年的一份研究显示,在标准普尔500指数的成分股公司当中,有177家属于家族企业——创始人或其家庭成员在企业管理中扮演重要角色的企业。2009年,据美国小企业署(Small Business Administration)统计,大约90%的美国企业,从严格承继传统的小公司到财富500强三分之一的大企业,都是家族所有或控股的。
  中国的家族企业能够活过三代的似乎很少,这是因为政治不稳定导致的是财富积累的中断,如果制度安排不利于私人投资的增长,那么,家族企业几乎没有任何动力进行财富积累。中国近现代城头变幻大王旗的政治生态,导致家族企业几乎难以承继,而共和国成立后的公私合营制度安排,导致家族企业几乎消亡殆尽。
  但如果从企业发展史的角度来看,家族企业究竟有何魅力,能够产生如此绝大的能量呢?就个人的观察和实践而言,笔者认为主要有三点:
  第一,相比国企,家族企业有它的优势,敬业,齐心协力去创造财富,在长期的奋斗中,形成自己的一套管理模式。企业最基本的要求是形成自己独特的管理——运行模式,如果没有这种模式,企业就不知道该干什么和如何干什么?不知道如何调动自己一切能够掌控的资源实现商机。家族企业在打拼过程中,逐步形成能够适应市场的模式,而且这种模式在一定环境下是最有效的,家族企业不怕试错,在错误中逐步形成对自己最有利的制度管理和机会发现机制,形成生产管理和营销的最有效组合。
  第二,家族企业同乡的凝聚力很强,只要分配得当,合理,家族企业成员之间的诚信是非常强,长期员工也有一种依赖性,能为企业尽力而为。一个企业能够保持生长态势,最重要的是首先在内部形成最有效的凝聚力,这个凝聚力产生巨大吸引力,将外部资源转化为自身优势,企业就是在这样螺旋上升中扩大的。而且,市场的改进需要交易成本的降低,而家族企业血缘关系、地缘关系、师生朋友关系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降低企业内部的控制成本和市场上的交易成本。特别是在企业草创阶段,信任和忠诚是企业最优秀的品质。因此,家族企业内部无内耗和磨洋工的特点,他们注定在市场中能够获得很大优势,成为经济中最活跃的因素。
   第三,雷厉风行是家族企业能够优于其他类型企业的最大优势。因为在现代市场中,机会总是一闪而过的,家族企业的决策者总是能够雷厉风行的决策并迅速采取行动,而国企或者其他大公司,可能由于权力的分散,决策和行动总是要耗费很久才能决定,因此失去了很多良机。梅斯家族的克莱尔通讯公司掌门人马克·梅斯强调了在商业领域同样需要速战速决:“一旦获得了采取行动的能力,我们会立即行动,快得像闪电一样。”在1999年,梅斯家族在电台领域的扩张步伐进一步加快。从劝说几位拥有数百家电台的传媒巨头出售股份到双方签定价值达235亿美元的合同,梅斯家族只用了不到5天的时间。在中国,很多第一代民营企业家都是用快鱼战略迅速膨胀起来的,一旦发现机会,他们像上了发条一样自动迅速扩张,也像得了甲亢病,处于兴奋状态。如何解释这种现象,从理论上来说,自己为自己奋斗是最有效的,而且,现代成功的企业经验证明,企业需要独裁式统治,而社会和市场需要民主式运行。因为作为企业,最重要的目的是发现商机并能够以最有效和最快的速度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实现目标。

   金无足赤:家族企业的致命短板

  但是,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家族企业也有致命的弱点。据美国一所家族企业学院的研究表明,约有70%的家族企业未能传到下一代,88%未能传到第三代,只有3%的家族企业在第四代及以后还在经营。
  第一,家族企业的血缘等关系成为成熟的企业定时炸弹。与中国的历史文化一脉相承的是,家族企业总有“只能同苦不能同甘”的弊病。甚至出现父子兄弟和亲朋反目成仇的分裂局面。很多民营企业家的朋友认为,企业领导人的亲属和家人违反制度时,管理者很难像处理普通员工那样一视同仁,这给家族企业内部管理留下了隐患。而且,家族企业在成功之后,还有“分金银,论荣辱,排座次”的难题,如果这一点搞不好,血缘优势瞬间就会变成最致命的劣势。
  笔者认为,要规避这些致命的缺陷,避免民企走入富不过三代的死胡同,公司的在成熟之后必须要进行规范化的管理,形成现代公司制度。这个时候,企业就不能论亲疏来“分金银,论荣辱,排座次”,避免血缘地缘等关系将企业搞砸的坏结果出现。
  第二,家族企业制度往往是最脆弱的,亲人朋友破坏企业制度的行为屡见不鲜,一些功臣老将也居功自傲,制度对于这些人来说,很难约束,因为他们总是信奉感情第一的原则,但马上得天下不能马上治天下,如果亲朋带头破坏行之有效的公司制度,那么,家族企业的命运堪忧。
  一个成熟的家族企业,家族内部成员不能在企业里面搞特权,特别是那些没有能力又有很大权利欲望的成员是很危险的,会阻碍企业长足发展,对于吸收优秀人才会带来障碍。
  第三,快速有效的决策和执行力,存在一定的风险性,因为市场商机是多变的,现在是对的不一定未来是对的,也有可能是假象,有利润必定有风险。
  这一点也是可以引进职业经理人制度和现代企业决策智囊机构,避免经验式决策,理性可靠的分析既可以避免企业互相扯皮失去良机,又避免快速决策走近危境。

   公司化和家族化的共赢

  家族企业往往是第一、第二代有着很大的创业心,一旦财富积累到一等程度,二、三代人由于长期在优越的环境中生长,缺少那种吃苦耐劳的精神,如果教育不当,经常会造成继承脱钩,也就是所谓的富不过三代。
  家族企业如果没有好的接班人可以借助外力也就是聘请职业经理人。职业经理人制度和产权制度是分开的,形成经营权和所有权的分离,这使得二者能够共赢。我在澳洲发现,很多家族企业依然将大权交给忠诚于企业的经理人,而孩子有股权和分红,固定拿些够用的钱,不至于将企业挥霍倒闭。这既保护了企业,也保护了自家孩子,也保护了企业的员工。当然,如果二代确实有本事,那就更好了。
  但如果聘请职业经理人,要使得职业经理人能完全进入角色,真心实意的为家族企业拼搏,必须在激励机制上给与他们一定幅度的奖励,如股权,期权激励等。
  当然选择好的总经理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特别在中国诚信体系还没有健全,经常会出卖企业的利益,因此,从决策层角度,必须要重构职业经理人诚信制度建设,特别是以司法力量来严格执行契约,否则,中国的家族式企业转型会四处碰壁。
  当家族企业的财富和权力的代际传递出现波折时候,说明家族企业后继乏人,这个时候企业必须要面对现实,在董事会取得一直意见后,把决策权与管理权分开,授权于外力,以现代企业的管理模式与经营之道,让企业能够得到好的发展,不能拘泥于财富的适当外流,其实未必是外流。因为好的经理人能给企业创造更多的财富,他们只是在企业做大的同时切去来一块小蛋糕。
【 来源:】 (责任编辑:张懿望)

  相关稿件
· 民营企业家关注菲律宾投资商机 2009-11-23
· 长三角部分民营企业发展调查:危机生存的启示 2009-11-06
· 我国民营企业发出五大经济“信心”信号 2009-11-05
· 前三季度广西民营企业外贸进出口逆市增长 2009-11-04
· 深圳民营企业前三季出口增长近一成 2009-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