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财富重整需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2010-03-08    作者:张茉楠    来源:上海证券报

    按照人均GDP与经济增长结构转换的经验规律,人均GDP水平达到4000美元左右,是个历史节点,此时,中国经济能否真正迈向经济发展更高阶段,经济发展动力结构、需求结构、产业结构、要素结构、对外经济结构等增长格局的调整和转换,将是关键所在。而调整收入分配、构建社会安全网、遏制高房价,都与此密切相关。
  重整国民财富,无疑是贯穿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的主线。无论是调整收入分配、构建社会安全网、遏制高房价,甚至经济增长动力转换等,都与此密切相关。这将深刻地改变我们以往的盈利模式,只要结构转换这一步跨过去,中国经济增长就将步入一个崭新阶段。
  中国社会科学院最近有报告称,2010年我国人均GDP将近4000美元,这对于我国经济发展意味深远。按照人均GDP与经济增长结构转换的经验规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进入重要转折时期,经济社会将逐渐由生存型社会进入发展型社会的新阶段,经济增长由数量型增长向质量型增长转变。
  历史经验表明,虽然国与国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但经济增长结构转换点与人均GDP水平存在基本的一致性和共性特征。
   首先,经济发展动力结构发生新变化。在人均GDP达到4000美元左右的水平时,已大致具备了经济增长结构转换的条件。部分发展经济学家,如刘易斯、钱纳里、罗斯托等人的工业化理论与发展阶段理论,都说明这是一个经济增长结构转换的临界点。经济增长的驱动力主要可划分为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创新驱动和财富驱动四大动力。在人均GDP4000美元左右的阶段,技术创新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所以,各发达经济体在人均GDP达到4000美元后,逐渐放弃“以资源促发展”、“以市场换技术”、“以利润换资本”等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的前期发展方式,经济发展由以主要依靠投资驱动逐步转向主要依靠创新驱动。
  其次,产业结构出现新变化。第三产业上升为主导产业。产业结构变化是现代经济增长的主要内容。根据“配第—克拉克定律”,以及钱纳里、库兹涅茨的研究,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第一产业在GDP中的比重将呈明显下降趋势,产业结构的重心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这是产业结构趋向高级化的规律。从第二产业内部结构看,重工业的比重逐步提升;从整体产业结构看,第三产业将逐渐取代第二产业而居于主导地位。人均GDP在达到4000美元之前,经济发达国家基本处于工业化时期,“投资主导-工业推动”的组合是其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人均GDP超过4000美元之后,由于消费快速扩张,服务业迅速崛起,“消费主导-服务业推动”的组合逐渐成为新的增长动力,第三产业比重超过60%而成为主导产业,产业结构呈现高级化。
  再次,劳动力与就业结构出现新变化。大多数发达国家在进入人均GDP4000美元后,也伴随着人口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巨大变化,出现了 “刘易斯拐点”,从而进入了生产要素成本周期性上升的阶段,此时,为积极提高人口素质,与人力资源相关的一切领域,都发生了重大调整,特别是在劳动分工、产业结构、就业结构,以及储蓄、消费、投资、社会保障等领域发生了深刻变革。
  第四,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出现新变化。人均GDP达到4000美元后,经济体发生的一个直观明显的变化,就是中等收入阶层崛起成为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并且这个中产阶层迅速扩大。在现代发达国家中,中产阶层人数众多,如在美国、日本、欧盟等国家和地区,中产阶层占全社会家庭总数的比重都在70%以上。中产阶层是市场消费的主体,具有强劲的购买力,是消费需求持续扩大的主要来源。同时,中产阶层的形成,是推动社会结构由“金字塔形”向“橄榄形”转变、促进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中产阶层是发达国家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对人均GDP向更高阶段跨越发挥了重要作用。
  最后,对外经济结构出现新变化。归根结底,一国的经济发展取决于本国资本的积累能力和资源使用效率,依靠外来资本集聚来支撑工业化进程的格局,无论如何是不能持久的。根据邓宁的投资发展路径(IDP)理论,一国的净对外直接投资NOI,即对外直接投资与吸收外国直接投资的差额,是一国经济发展阶段的函数。到达一定阶段时(比如人均2000至4750美元),进行投资阶段的转变就成为必然选择。而推动这一转换的关键,是提高对外投资的收益率,促进本国资本竞争优势的形成。衡量一个国家对外经济成熟度的重要指标是国际收支经常项目盈余。一般而言,经常收支持续保持盈余,贸易服务性收支缩小,所得收支盈余以及对外资产余额增加,表明一国正在向成熟的债权国过渡。比如上世纪80年代后日本,国际收支经常项目中的所得收支盈余超过贸易盈余,表明那时日本对外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已经开始从“商品输出为主”向“资本输出为主”转变,日本经济也由此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应该说,金融危机给了我们一次深刻反思和学习的机会。当前,我国盈利模式正面临着深度转型的重大挑战,长期支撑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要素红利、人口红利以及全球化红利的势能都在衰减,主要依靠低成本刺激的出口超高速增长逐渐回归常态增长,以大量增加资源资金投入维持的粗放型增长模式已走到尽头。2009年中国财富增长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节点,中国能否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真正迈向经济发展更高阶段,动力结构、需求结构、产业结构、要素结构、对外经济结构等增长格局的调整和结构转换,将是关键所在。
  我们别无选择,非得跨过这道坎不可。

(作者系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世界经济研究室副研究员)

  相关稿件
· 国民信托启动"国民财富沙龙"系列活动计划 2008-09-08
· “高油价弱美元”:别让国民财富迅速流失 2008-04-29
· 国民财富大量涌流的坚实保障 2007-03-23
· 2012年我国财政性教育投入将达GDP的4% 2010-03-01
· 汇丰银行:新兴市场GDP增幅将达6.2% 2010-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