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1日至22日,重庆市领导一行乘坐大卡车对综合整治改造项目进行实地考察。此举是考虑到考察内容主要集中在街道两侧,乘坐中型客车考察,车窗限制视角会受限,势必影响考察的直观效果。坐大卡车考察后,领导们当场拍板拓宽机场车道。(2月23日《重庆日报》)
这条新闻的确很吸引人,和民众惯常印象中的官员办事风格相比,这样的考察方式让人觉得充满新鲜感。这或许可以理解为官员走近群众的一种方式,这样的呼声由来已久,但现在重庆的官员距离群众近了,却引起了争议。有不少网友对这样的考察方式很不以为然,认为这同样是一种作秀。毕竟在公众平时的视野中,愿意以这种方式进行考察的官员还是少数。 只要坐在卡车上的考察确实是必要的,而且确实对城市规划工作有所帮助,即便这真的是一次作秀,又何尝不是办公作风的一种进步呢?人们之所以会对这样的行为感到诧异,更多的原因来自于我们对于个别地方官员的固有印象。 尽管贴近群众的呼声很高,但在公众日常的生活中,与官员近距离接触的机会还是很少,官员们商讨和决策的过程也较少向公众开放,这使得群众对官员们的了解较为有限。某种程度上说,官员留给外界的印象之所以有些不佳,很多时候其实就和公众对官员的这种不了解有关。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重庆市领导此次采用这种别具一格的非常态考察方式,也就显得格外显眼了。 其实,坐在卡车上考察也是现场办公的一种形式,只是除了有些客货混载的嫌疑外,这种率性而为的想法也确实有些创意。但也正是这种率性而为,才让领导看上去更加有人情味,而不是总戴着官样的面具。这种亲民的行为,倒委实应成为一种官场上的常态。国家高级官员的亲民作风并不少见,就在去年两会前夕,温家宝总理还在返京的路上解决了一位白血病患儿看病难的问题。然而,这种亲民作风在基层反倒是显得有些少了,甚至偶尔有一个,便成为惊人之举,这本身就值得深思。 对于官员来讲,不但要居庙堂之高,更要处江湖之“近”。城市规划与建设是综合性很强的工作,现场办公不但便于了解情况,更重要的是对于催生官员亲民作风的常态化有着引领意义。有的时候,我们感叹中国的政治生态中缺少那些亲民的佳话,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一些官员缺少贴近群众的意识。 基层的官员们愿意走到大街上,深入百姓中去观察一座城市的发展,民众必然会感受到地方官员发展城市的决心和理念,也才会在民间流传出当地官员的政治佳话。坐在大卡车上考察可以是个例,但是亲民的工作作风却应形成常态。当民众对这种亲民的考察方式见怪不怪,甚至开始宽容考察过程中那些率性而为的举动时,才说明我们的官员真正实现了贴近群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