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官方网站日前公布了2010年年度工作要点,今年要促进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比例4%目标的实现。 这个目标其实早在1993年就提出了,然而这一目标一直没有实现。(2月21日《新京报》)
教育经费占GDP比例达到4%真的很难实现吗?当然不是,根本原因是许多地方对教育的重视只体现在口头上,没有体现在行动中。 国家财政税收多年来一直连年增长,增长幅度达30%以上,远远超过GDP的增速。在这种情况下,要让教育经费实现增长并不是困难的事,只要下点决心,减少点浪费,节约些不必要的开支即可。据悉,每年“三公”消费就达数千亿元之巨,如果将这些投入的一部分用于教育,教育经费占GDP4%的目标早就实现了。 当然,对教育投入多,并不意味着一定办出好教育,不过,如果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则振兴教育、提高全民素质将是句空话,也完全没有可能。另外,由于地方政府对教育投入不足,受教育人口的家庭教育负担也远高于国际平均水平。国内总教育经费当中政府负担65%左右,但大多数国家(包括印度),总教育经费当中政府负担达75%以上,甚至接近80%。国内教育投入低水平,远远难以满足教育的基本需求,只好过多依靠家庭投入,让教育成为国内许多家庭的负担。教育支出过多,使得家庭没有更多能力进行其他消费,这也是国内消费不振、内需不足的根本原因之一。 今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实现这一具有法律约束力目标的最后一年。尽早实现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4%的比例,不断增加教育投入,这不仅仅是重视教育的体现,还是解决教育乱象,释放民间消费能力,促进社会公平公正的必要途径,意义重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