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15日联合发布了《关于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于12月16日起施行。《解释》对信用卡“恶意透支”构成犯罪的条件作了明确的规定。(新华网12月15日)
截止到2008年末,中国大陆信用卡有效卡量达1.7亿张。随之而来的信用卡“恶意透支”,也成为一个比较突出的现象。此次两高出台相关司法解释,显然是针对这一问题而来。 依照《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的规定,“恶意透支”属于信用卡诈骗的犯罪行为。此次两高出台司法解释也旨在从限制条件、主观恶性以及数额等方面对“恶意透支”构成犯罪加以明确规定,事实上是缩小了打击的范围,这体现了法律科学而审慎的原则。 不过,从《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对“恶意透支”的定义,到此次两高出台更为明确的司法解释,“恶意透支”作为一种具体的犯罪形态越发清晰和规范,公众的不公平感就越发强烈。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是,法律只强调了持卡人的法律责任,而忽视了发卡人即银行的责任。事实上,信用卡“恶意透支”行为之所以猖獗,除了持卡人自身的问题外,更与银行滥发信用卡以及审核机制不严、管理不善有着密切的关系。 今年7月17日,银监会下发通知,禁止银行向未满18岁的学生发卡,给已满18岁的学生发卡,要经由父母等第二还款来源方的书面同意。10月份,上海银监局下发了《关于进一步维护银行业良好竞争秩序的通知》,对于部分银行高息揽储、违规放贷、滥发信用卡的行为提出批评。这些文件出台的背景,即是各大银行违规滥发信用卡,导致信用卡业务不良率激增。按照相关规定,公众办理信用卡应符合一定的条件,经过严格的程序审核,但现实中,由于很多银行以发卡量为考核目标,办卡几乎不设门槛,从而导致大量像学生群体这样不具备完全还款能力的“卡奴”。 银行滥发信用卡而导致的法律问题,让人想到了轰动一时且至今仍未有定论的“许霆案”。某种意义上说,滥发信用卡就是一台出了故障的ATM机,客观上,它有诱人犯罪的可能,人性原本就很复杂,调查显示,有近八成的公众会做出和许霆一样的选择,这表明,有一些诱惑是可以预料的。而主观上,银行又有不当得利的嫌疑,并且这种利益是建立在加大社会风险的基础上的。银行不计风险地滥发信用卡,当然有利于提高业务量和利润,而所有的责任都归咎于持卡人,这显失公平。更重要的还在于,片面强调持卡人的法律责任,还极有可能淡化银行自身的问题,从而导致滥发信用卡的现象愈演愈烈。 对“恶意透支”者当然需要打击,但法律不能偏向某个群体尤其是强势利益集团,而应着眼于社会整体利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