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再次引起广泛关注。在金融体系没有进行相应的转型和创新之前,中小企业本来就处于相对的弱势,如果遇到金融危机或者信贷紧缩,实际上中小企业承担的信贷紧缩压力更大。 截至2008年底,全国共有企业971.46万户,其中99%以上为中小企业,严格意义上的大型企业大约3000家而已。但是,这3000家大型企业,成为此次应对危机、加大信贷投放的主要受益者。从更为长期的时期内考察,中国的中小企业中,有80%左右,是从来没有从银行体系获得过信贷支持的。
解决此问题的一个路径,是对现有的银行体系的中小企业融资体系进行改造。 中小企业融资有着与大型企业融资迥然不同的运行方式。严格来说,大型银行因为相对雄厚的资本实力,较为广泛的网络覆盖等因素,天然乐意为大型企业服务,要促使大型银行对中小企业融资,需要对现有的融资考核体系和流程进行重组。但是,从盈利动机来说,即使设立了独立的中小企业融资机构,这些融资机构为整个大型银行创造的盈利可能始终还是一个相当小的比重;从长期看,大型银行从事中小企业融资,并不具有持续的实施动机,至少还需要持续的关注。 同时,如果用政治化的方式迫使大型银行参与中小企业融资,还可能会使得大型银行不计成本参与这个中小企业融资市场的竞争,反而可能对中小银行形成新的挤压。 要推动中小企业融资,就必须要使得从事这个业务的金融机构有利可图,使得其在商业上可以持续,这就需要从税收、资金成本、以及业务考核等方面对中小企业融资给予适当的倾斜。 例如,可以借鉴美国的社区再投资法案等,对于一定规模以下的中小企业融资,提供税收的优惠,或者以更低的资金成本提供支持。同时,政策扶持的担保机构,也需要以市场化的方式来运作,促使其商业上的可持续。 中小企业的特点导致了在银行贷款和债券融资中出现结构性错配,信用担保公司可以利用其在风险识别、风险定价以及风险分担等方面的特长,有效地化解中小企业在融资中遇到的结构性矛盾。 只有采取灵活多样的融资方式才能有效地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困境。 最后,创业板推出在即,其对中小企业融资的积极作用,不仅在于为有限的上市公司带来融资,还在于推动社会融资更加关注中小企业,从而使得更多中小企业的融资条件得到改善。在创业板成功推出一段时间之后,适当降低融资的门槛,进一步发展OTC市场,也应当提上议事日程。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 博士生导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