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须警惕复苏高帽
    2009-06-11    叶檀    来源:新京报
    中国经济复苏了吗?中国经济会成为全球经济引擎吗?
  以索罗斯为代表的部分国际投资者把赌注押在了以中国为首的新兴市场上,6月8日,索罗斯在杭州乐观宣称,“中国经济数据显示经济正在好转”,“虽然中国经济目前只有美国经济的四分之一,但它可以取代美国成为全球经济引擎”。仿佛是为了印证预言的准确,第二天,世界银行行长佐利克宣布,中国经济增速可能超出预期。
    面对这些乐观论调,我们应该保持充分警惕,更多的乐观意味着更多的责任,中国经济状况到底如何?是否能够担当牵引全球经济的重任?
  实体经济紧缩虚拟经济过热的现象已经得到数据证实,从一定程度上说,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背离,显示经济开始出现滞胀隐患。
  昨天,国家统计局公布5月份中国宏观经济指标,CPI与PPI继续下行,均低于预期,5月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较上年同期下降1.4%,连续第四个月下降;5月份生产者价格指数(PPI)较上年同期下降7.2%,连续第六个月下降。由于PPI为CPI的先行指标,5月份PPI降幅大于4月份,表明实体经济继续处于紧缩状态。
  矛盾之处在于,最近两个月采购经理人指数在回暖,显示制造业情况有所好转。采购经理人指数的回暖主要得益于新订单的增长,但此次价格数据显示,订单上升没有带动价格上涨,这会导致企业赢利继续下降。今年一季度的工业企业利润继续回落,显示经济处于降低产能的过程之中。
  制造企业去产能化过程在加速,成本却开始上升。国家信息预测中心的报告称,以3月份工业增速8.3%与我国工业长期平均增速相比,大体可估计我国工业的总体产能利用率水平目前只有60%左右。国际大宗商品市场铜、铝、石油等价格的大幅上涨,CPI与PPI数据下降,制造业受到上游与下游与定价权两大板块双重挤压。
  投资急剧增长使中国经济结构出现逆转,由于基建投资巨大,水泥、粗钢等产品局部回暖,而所谓的高端产品反而遭遇寒流。一季度工业部门中唯一出现增加值负增长的竟然是高技术的电子工业,累计下降5.3%,钢铁行业粗钢定价权高于高端产品,原因就是政府基建投资主要投向“铁、公、基”,无法作用于高科技产业。
  资本市场的回升让一些人表现乐观,但乐观也应适度。目前全球主要央行释放的货币,把大宗商品、资源类上市公司与商品房市场变成了金融避险产品,与供求关系的瓜葛越来越少。自今年3月9日以来,标准普尔500指数已经涨了39%,高收益债券涨了31%,石油价格自2月以来涨了一倍。大宗商品价格离谱上涨,显然不是实体经济强劲复苏,而是全球央行救火提高了通胀可能,瓦解了投资者的现金为王预期。资本市场不仅是实体经济的晴雨表,还是通胀预期的晴雨表,资本市场反弹可能带来实体经济的复苏,也可能带来可怕的滞胀。
  有很多人在给中国经济戴高帽,一枝独秀也罢、全球引擎也罢,夸张的词汇只是反映出中国在全球经济体中的发言权在上升,而不代表中美两国促进消费与减少消费的转换已经成功,更不代表中国经济艰难的结构性转型可以轻松完成。
  国际组织希望中国经济复苏,使人民币汇率上升、消费增加、进口增长,以减轻发达国家的压力,而国际投资者不过是希望拥有新兴市场这一掘金地而已,不能把此类预测当真。对中国经济现状,宜冷静判断。
                                     (作者系上海财经评论人)
  相关稿件
· 复苏之道 2009-06-11
· 通胀可能抢在经济复苏前 2009-06-11
· CPI负值不代表通缩 V形复苏过于乐观 2009-06-11
· 铝市复苏言之尚早 2009-06-11
· 油价回升过快或可影响经济复苏 2009-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