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要看看投资者是如何对待一家管理欠透明的上市公司的,蒙牛估计会成为传媒系或商学院的一个典型案例。 通常香港上市公司的业绩发布会有两场,新闻记者一场,分析师和基金经理(投资者会议)另一场,交替进行。从前来的人数,也可以看出该上市公司在香港受关注的程度。 但蒙牛上周在香港举行的2008年全年业绩发布会却发生了一个有趣的现象:记者会上并没有多少媒体前来“捧场”,而随后的投资者会议却是人头攒动,以至蒙牛管理层自嘲,过去业绩好时没有多少人来,如今亏损9个多亿,来的人却更多了。
记者为什么来得少?理由很简单,三聚氰胺以及OMP事件已经偃旗息鼓,没有多少新闻价值;其次,一些来自香港媒体的记者朋友抱怨说,公司管理层对记者的较尖锐提问几乎不做直接回答。 但分析师的增加是否显示蒙牛更受投资者关注呢?不是。一个参会的老基金经理说,来的分析师多,但大部分是年轻的新面孔,很多资深的行业分析师并没出现。这些新面孔很多对蒙牛管理层并不熟悉,问的问题也不老到。 坦率地说,作为蒙牛管理层,对上述现象实在值得警惕。事实上,从去年以来的表现看,蒙牛管理层实在有必要补一补公司治理这门课,并进一步加强了解资本市场的习性。 去年9月17日,蒙牛未宣布原因突然停牌,两天后管理层在香港宣布中期业绩,但是公司灵魂人物牛根生并未出席。而此间,有关三聚氰胺的消息已在广泛流传。 蒙牛的投资者惊恐万分,希望从牛根生或是其他管理层那里了解事件究竟有多严重。这时候,牛根生没有及时现身给投资者一个明确说法,是个明显失误。有基金向媒体抱怨,那几天打电话根本找不到牛根生,只是他身边的工作人员在接电话。 在中期业绩会上,首席财务官姚同山等高管对需要召回产品的批数、估计损失以及未来可能发生的损害赔偿都没有一个预测数字,面对许多细节操作问题,管理层不是答非所问,便是用空话大话绕过去,这让分析师非常失望,有人说该公司给人感觉很不透明。 这是蒙牛第一次在资本市场上接触这类负面事件,显然它很缺乏经验,犯了许多投资者关系的大忌。 拒绝和长期投资者坦诚相见的结果,只会被那些对冲基金钻了空子——由于那些长期投资者无从判断事件对公司的价值影响,他们可能只能随大势作出非理性的举动。 值得注意的是,直到上周的业绩发布会,蒙牛的管理层似乎仍然没有明白建立透明、有效公司治理的重要性。蒙牛集团总裁杨文俊接受CBN采访时并没有直接回应,蒙牛的几大产品中总共有多少种添加剂,以及这些添加剂是否均取得了内地有关机构的检验;面对香港媒体的质询,蒙牛究竟自有奶场有多少比例,都没有给出一个正面答复,只回应说蒙牛收购的奶源来自大型、中型、小型牧场和奶站四类,前三类占65%,却始终没有正面指出,究竟多少是“自有的”。 上周业绩会上出现的另一个细节,也体现出蒙牛没有明晰自己对股东应负的责任。 记者会和分析师会议一开始,牛根生上台宣读了一份声明,但其中近半的内容在谈去年“中国乳业”遭受重创及发展问题,谈到
“要以人为本,把人民群众的冷暖放在心上,把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却只字未提蒙牛在近期两起事件中应负的责任;也没有只字片语正式表达对去年以来让股东遭受严重损失的道歉。 颇为有趣的是,牛根生在讲稿中把投资者统称为“股民”,这种“差以毫厘,谬以千里”的表达,足以令台下的听众备感困惑。要知道,那些长期持有蒙牛的境外共同基金管理人,绝非一般意义上的“股民”,他们是看到蒙牛的价值才决定长期投资的。 无怪乎有外资基金经理事后对笔者表示,无法理解牛根生的做法,也根本不知道他想表达什么。 毫无疑问,以蒙牛目前在行业内的地位和发展势头,即使发生了三聚氰胺事件和随后的OMP事件,蒙牛仍会在相当时间里雄踞中国乳业的榜首,而境外的机构投资者们在选择行业代表时仍然不得不考虑蒙牛。 但笔者同样确信的是,如果该公司不改进处理突发事件的手法,增强透明度,一旦出现新的可替代企业,这家民营企业在资本市场上的吸引力便会锐减。而且,牛根生和他的管理团队成员有必要知道,即使没有竞争对手,如果公司治理表现不佳,机构投资者同样会将之列入风险类别较高的企业之列,这对公司的再融资成本将构成较大压力。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