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拯救所罗门兄弟启示
    2009-04-08    知有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历史是如此的相似。巴菲特1991年拯救所罗门兄弟公司(Salomon Brothers)的故事,犹如就发生在昨天。
  公司内部的失控、唯利是图的公司文化是造成那场危机的根源。
  1910年成立的所罗门兄弟公司,以做债券起家,并在上世纪80年代开始领军华尔街。因为一度占据了60%以上的美国国债交易量,所罗门兄弟曾是世界上最赚钱的固定收益产品公司。但恰恰正是美国国债的交易,差一点毁掉了这家公司。
    上世纪80年代,美国财政部曾经允许大公司最多一次竞拍发行量一半的国债。这就让做市商所罗门兄弟有机可乘。他们大量囤积美国国债,然后发垄断财。后来,美国财政部修订了竞拍规则,要求每家公司最多购买35%的国债。后来又进一步修订为竞标份额也不能超过35%。
  这并没有被风气强悍的所罗门兄弟放在眼里。从1990年开始,所罗门兄弟发行部门的负责人保罗·莫泽多次违反美国财政部的竞拍规则,超过竞标数额限制,公然和美国财政部对抗。美国财政部和纽约联储曾数次对该公司提出警告,但公司管理层根本就没重视这件事情,既没有处理当事人,也没有上报。一封来自纽约联储的警告信甚至被悄无声息地压下了,直到很久以后才发现。
  最终,美国财政部决定全面停止所罗门兄弟的竞购权。这对一家依靠债券发家的巨无霸来说,和宣布破产基本上没有什么区别。
  这时候,所罗门兄弟的董事长约翰·古弗兰(John Gutfreund)才想到了巴菲特。1987年,巴菲特曾充当了一次所罗门兄弟的白衣骑士:购入7亿美元的优先股,避免了另外一家公司的收购。于是,正在和家人悠闲度假的巴菲特最终被请到了华尔街。
  和所有不参与公司日常经营的董事一样,巴菲特这时才意识到事情有多严重。这时候所罗门兄弟的不少交易对手已经开始挤兑,一旦美国财政部的命令正式下达,所罗门兄弟的破产就是注定的了。
  巴菲特的强悍这时表现了出来:他一方面打电话给美国财长,威胁如果财政部不收回成命,他将拒绝出任临时董事长,要知道这是所罗门兄弟当时唯一的撒手锏:美国财政部也害怕“太大而不能倒闭”,另外一方面他又把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法律顾问召到纽约,彻查到底发生了什么。
  美国财政部就像今天害怕AIG倒掉一样,在日本股市开盘前的一小时内收回了部分命令,允许所罗门兄弟自己竞购国债,但不能替客户竞拍。巴菲特随后才答应出任临时董事长。
  巴菲特接下来展现的是一个成功拯救者的作为:让公司改变用赚钱多少来衡量人的作风。
  整顿在所罗门兄弟内部随即展开。董事长约翰·古弗兰已经在此之前辞去了职务,最终巴菲特没让他拿走一分补偿金。闯祸者莫泽锒铛入狱,终身不能从事金融业。
  巴菲特辞退了35名公司高管,取消了所罗门兄弟内部奢侈的高管待遇,出面和美国财政部谈恢复所罗门地位的问题,在国会作证说所罗门会改正错误。甚至,为了赢回市场声誉,巴菲特还在他钟爱的《华尔街日报》上登了整版广告。
  而最大的整顿则是对这个充满谎言的公司进行诚信教育。巴菲特给所有的员工写了一封信,要求大家将所有违反法律和道德的事情都上报给他,为此他留下自己家里的电话,那时候手机还没流行。一些违规报销的错误最终得到了原谅。“我们要以最好的方式做最好的事情。”在这封公开信中,巴菲特说。
  这种风格并不是突然显现。巴菲特在其过去数十年的投资生涯中,伯克希尔·哈撒韦一直以整体并购著称。巴菲特因此在收购中练就了一身辨人、用人的功夫。
  一年后,在所罗门兄弟业务恢复后,巴菲特把临时董事长职务让了出来。几年后,所罗门兄弟被旅行者集团并购,后来归入花旗集团。
  现在看来,很难说巴菲特当初的拯救改变了华尔街什么。所罗门兄弟国债事件中被免职的套利投资部门负责人约翰·麦瑞威瑟几年后组建了长期资本公司(Long-term Capital Management),虽然显赫一时,最终还是因为剽悍的投资风格而深陷俄罗斯卢布危机。
  那一次,巴菲特正在和微软董事长比尔·盖茨夫妇展开“淘金之旅13日游”,要不是电话信号不好,巴菲特可能再次成为了长期资本公司的救星。如果是那样,最终有苦难言的还是这些高管。
  出于对诚实和正直的追求,巴菲特后来屡屡出言批评华尔街的行径。这一点他在回忆录中说得很清楚:“如果让公司亏钱了,我还能理解,但是如果让公司名誉受损,那我将毫不留情。”
  事实上,在充满了巨大金钱诱惑的市场中,做到这一点并不是那么容易。否则,怎么会有华尔街现在这个状况。(作者系本报编辑)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