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资产安全关乎国家安全
●控股有利体现国家资本意志
●成为宏观调控重要经济手段
●通过改革兴利除弊做大做强
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带来的巨大负面影响,各国都制定了庞大的经济刺激计划。美国经济刺激计划的资金,有很大一部分用于金融救援,填补金融黑洞。时任美国总统布什采取收购银行不良资产的方法,但效果不佳,后又效法英国首相布朗的做法,向商业银行注资,先后向花旗银行和美国银行分别注入450亿美元和400亿美元,购买优先股,随后又采取对19家大银行进行体检和将不合格银行的优先股转变为普通股的技术做法,以保证银行的安全。美国政府对花旗银行转股后的持股比例达36%,使得花旗真正成为国有控股银行,这对号称自由经济“模范生”的美国震动很大。美国一些经济学家认为,在国际金融动荡的非常时期,采用国有化是不得已的选择。笔者认为,国有银行存在生存逻辑,国家控股商业银行有必要。
国有银行分为两种,一是国家百分之百拥有商业银行,另外一种是国家作为大股东控股商业银行。国有银行一个最大的优点就是国家的信誉,也是主权信用,是比商业银行商业信誉高得多的信誉。美国遭受严重的金融危机的冲击,但仍然有人买美国国债,因为美国的经济实力犹在,实体经济整体实力很强,还是世界唯一超级大国,这就是其国家信誉。
在金融危机中,很多银行出现亏损,消蚀了资本金,补充资本金更谈不上,只有出售资产才能提高资本充足率,而在危机中,难以找到买家,即使找到,不良资产的定价也是难题,定高了,买家不买;定低了,卖家不干,所以资产不好出售。资本充足率的问题也会影响公众对银行的信心,而这时信心非常重要。银行国有化,使得国家这个隐形的资本金发挥很大作用,国家财政兜底还会有问题吗?我国四大国有银行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时,不良资产率都是在30%到40%,有的甚至更高,我国吸收亚洲金融危机国家的教训,着手对国有银行进行改革,对四大国有银行通过国债注资2700亿元,成立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国有银行剥离约1.4万亿元的不良资产给资产管理公司,清洁了国有银行的资产负债表。我国2003年开始对国有银行进行股份制改造,以完善公司治理为核心,进行财务重组,引进战略投资者,提高银行的经营管理水平。改革措施中,有一点非常关键,就是国家绝对控股。
金融是国民经济的命脉和战略资源,始终是现代经济的核心。笔者认为,即使在金融危机过去后,国家绝对控股的原则仍然要坚持。理由是:一是国家金融安全关乎国家安全;二是中国经济虽然过去30年有很大的进步,但发展的不平衡性明显,东中西地区差距较大。对于需要金融支持的中西部,一些股份制银行出于利润的考虑,不愿意在不发达地区设立大量分支机构,而这个金融真空只能靠过去按行政区域设立分支机构的国有银行去填补,才能体现国家的资本意志;三是国有银行是央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对于金融市场还不完善的中国,完全靠利率、货币供应量等工具进行宏观控制并不能完全达到目的,国有银行可以发挥逆经济周期的作用,当经济过热时采用减少贷款规模降温;当经济发展过冷时,国有银行可以增加贷款的投放,刺激经济复苏,央行采用窗口指导的原则即可;四是国有银行具有自增强功能,在市场竞争的作用下,国有银行为生存会改革自己,强身健体。在目前情况下,中国经济资金需求量依然很大,银行业依然是卖方市场,国有银行组织贷款资金的能力强,只要完善贷款管理,通过强力营销好的项目,是可以保持市场份额和赢利增加的,中国工商银行目前是世界最大的赢利银行,去年利润1112亿元,工、建、中3家国家控股银行的市值排名进入全球前三名,即是最好的证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