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东方早报》报道,中国人寿正在与美国国际集团(AIG)就收购其亚洲寿险子公司友邦保险(AIA)一事进行谈判,中国保监会副主席李克穆上周四在国新办的新闻发布会期间,也表示保监会较为关注交易结果,并正在注意友邦稳定性。
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友邦在中国大陆市场上的保费收入约为80亿元,占所有外资人寿保险公司总保费收入的21%。虽然与同期的中国内资保险公司相比并不突出,但其在高端市场和上海、北京等大城市的影响却很大。 在保险市场里,友邦在中国的地位如同保险公司的黄埔军校,是第一家将寿险营销员制度,即经纪人上门、上街卖保险带到中国来的寿险公司。它可能会遇到某种经营的困难,但要是全军覆没,那么整个保险经营的原则也许都会被打乱。 这是个有巨大社会成本的信用问题,为此可以说中国保监会和香港保监局关心友邦的稳定,不亚于美国保险监察当局。中国保险公司此时参与收购,无论结果如何,都可以显示出卓越的市场领导效应,比做多少次广告推广都强。 当然处理意外事件的必要勇气,并不构成收购的充分条件。但此时收购友邦,即使从投资的角度说也是一箭双雕,既能回避我们通常收购海外公司的短处———不熟悉情况,因为友邦的优质资产都在亚洲,最好的在中国大陆和香港;也能在AIG财务困难的时候,叫上个好价钱。 友邦的资产基本都在亚洲,主要涉足中国大陆、香港地区、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越南、印度尼西亚与印度市场的业务。这些地方无疑是这次经济危机金融损失较小的地方,尤其是中国大陆。从目前的情况看,友邦在中国大陆的资产是优质资产,这得益于中国保险市场管理的保守性和严肃性,因为这块资产没有卷到AIG衍生产品的旋涡里。 AIG上周末股价收盘仅为0.46美元,距其一年前的50多美元的价格,差不多已经跌去99%,这已经是清算状态的股价了。曾经是世界上市值最大的公司,动辄上千亿,而今只有不到12亿美元市值,无论怎么计算都值。并且我们现在谈的不是收购AIG的全部,而是只收购友邦在亚洲市场的资产,并不需要去承担它在衍生产品上的损失,和其他应付账款。 已接受美联储1500亿美元资助的AIG,自去年9月来为应对现金短缺,一直在大打折扣出售资产筹集现金。最为人瞩目的就是这次忍痛割爱,出售友邦的49%股权。整个交易估价在200亿美元,AIG正在接受各方投标。据说除了中国人寿有意投标外,英国保诚保险、加拿大宏利金融和新加坡淡马锡都表示了坚定的投标意向。 当此环境之中的种种信息表明,中国保险公司收购友邦应当趁势而为,要有势在必得的信心才对。千万不要因为收购海外公司多次失败的阴影,而举棋不定,错失一箭双雕难得的机遇———因为这表面是投资海外权益,而实际纳入囊中的资产都在亚洲,最好的都在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