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业不入"振兴规划"更显地位特殊
    2009-02-26    盛大林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2月25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有色金属产业和物流业调整振兴规划。至此,国家确定的钢铁、汽车、船舶、石化、纺织、轻工、有色金属、装备制造和电子信息、物流这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全部出齐。此前传出的能源、房地产等行业将被列入产业振兴规划的消息,未有结果。

  前几天,很多媒体都报道了“房地产最终搭上十大产业振兴规划末班车”的消息。受此消息的影响,23日的股市房地产板块全线飘红。然而,2月25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的是有色金属产业和物流业调整振兴规划,而不是传说中的房地产业。
  从国务院宣布即将出台“十大产业振兴规划”之日起,房地产业就被认为是“铁定一席”。可是,一直到24日,“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已经出台8个,仍然不见房地产的踪影。在剩下的两个名额中,有色金属又被认为是板上钉钉,也就是说,“十大规划”只剩下最后一个指标了。于是,房地产业能否搭上“末班车”备受关注。
  汽车、钢铁、船舶……已经公布的8大规划均为工业领域的产业,相对单一。无论是产业链的长短,还是占国民经济的份额,8大产业都无法与房地产业相比。虽然笔者也认为房地产业成为支柱并不是好的选择,也时有专家建议国家放弃把房地产作为支柱产业,但房地产业在中国经济中的支柱地位短期内是无法改变的,目前也是不能放弃的。在其他产业还不足以支撑整个经济的情况下,中国还只能仰仗房地产业“一柱擎天”。因此,若要分产业制定振兴规划,那么,房地产业应该是“第一个”要考虑的。然而,房地产业最后还是挤不上“末班车”,这是为什么呢?
  “消息人士”和路透社的报道都提到了“敏感”二字,这可能确实是有关方面摇摆不定的主要原因。所谓“敏感”,显然是就房价而言。之前几年,中国的房价持续攀升,乃至到了疯狂的程度。近一年来,虽然有所回落,但仍然居于高位,大多数国人都在盼望着房价的大跌。而“降价”和“振兴”显然是很难相容的,也从来没有一个兴旺市场的价格是下行的。而且,以刺激为主要内容的产业振兴规划,也必然给人以政府托市的感觉,这显然是民意难以接受的。也正因为如此,有人建议去掉“房地产业振兴规划”中的“振兴”二字,可是,“振兴”是“十大规划”的主题词——没有了“振兴”二字,还怎么归入到这个“系列”之中呢?
  不过,不列入“十大振兴规划”,并不意味着政府放弃振兴这一产业。如果真的以“中长期规划”取而代之,那反而更加显现出房地产业在中国经济中的“特殊地位”。虽然同为“规划”,但产业振兴规划主要是立足于当前,“战术”的成分更多,而中长期规划则主要是着眼于长远,“战略”的意味更浓。如果说船舶、物流等产业需要用“十大产业振兴规划”这种标签来强调的话,那么,房地产业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或者说,在“十大产业振兴规划”之外再制定一个“房地产业中长期规划”,就像是“计划单列市”一样具有“高出半格”的意味。而且,不列入“十大振兴规划”也不影响各种刺激性政策的出台。实际上,当意识到中国经济将迎来寒冬并调整宏观调控方向之后,国务院第一个出手“刺激”的行业就是房地产。而在几大产业振兴规划陆续出台期间,各地也不断有刺激性政策推出,比如购房退税、购房入户等。
  总之,不管房地产业以什么面目出现,都是必须振兴的。百姓或股民不必为它的“列入”而喜,也不必为它的“错失”而悲。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