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7日起,有关高中取消文理分科征求民意的消息成为不少门户网站的头条,一家网站关于“高中是否取消文理分科”的调查吸引26万余名网民投票,结果显示,54%的人赞同取消分科,认同文理分科的接近40%,“取消派”占据上风。但与此同时,记者采访学生和家长时发现,大部分人反对取消文理分科,担心因此会加重学业负担。
分析这样的结果,却能看到取消文理分科的真实“民意”:赞成取消者着眼未来,反对取消者生活在现在。 不难理解有过半网友支持取消文理分科,因为过早地为分科而学,必然导致知识结构残缺,不利于人的全面发展。但家长和学生关心的却是高考科目会不会有变,学习负担会不会更重,会不会直接影响升学。 以上理想和现实的矛盾,正是取消文理分科改革所必须要“调和”的,要让文理不分科,促成学生综合素质发展,培养学生既有科学精神又有人文情怀,首要的就是打破当前的高考制度。仅仅取消文理分科,而不改变高考制度,基础教育的应试大格局将继续维持,原来的理科生增加文科科目,原来的文科生增加理科科目,增加的不过是一些高考要考试的科目而已,家长和学生们担忧的正是这一点。 对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制订来说,需要摸清真实的民意,而不能不顾现实条件的制约,贸然推行取消文理科分科改革。可以把取消文理分科作为一种长期选择,与此同时,为文理不分科如何达到培养学生综合素质,配套一系列改革。比如,中学学分制改革,引导学生按个性与兴趣,选择感兴趣的科目、课程,而不是让所有学生都选择所有文理科目、课程。 基于“教招考分离”的高校自主招生改革等,则推行高中学业水平测试,重在考察学生的能力与素质。而高校则依据中学生必修与选修课程成绩、学业水平测试成绩进行自主招生。高校培养模式改革,要改变按窄专业口径培养人才的传统模式,实行宽口径人才培养。 只有具备了以上环境,取消文理分科,才能受到学生、家长欢迎,也才可能真正推行素质教育。而以上改革的背后,还涉及高等教育管理制度改革。通过高等教育市场机制、校内民主管理,来树立高校自主招生的公信力,维护教育公平。 教育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需要进行系统治理。一段时期以来,各地进行的高考科目改革、课程改革,有多大程度改变了应试教育氛围,值得反思。取消文理分科,当以此为前车之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