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担心扩大居民收入的美好愿景,被偷换成公务人员独享加薪,也是可以理解的。如果真的如此,则不但无助于居民增收,反而会因公务人员加薪的成本转移,带来税费难减、民间投资和消费市场的萎缩,更有可能反过来影响增进国民福祉与刺激内需为主体的公共性意图的实现。
据报道,一份旨在扩大居民收入、全面刺激国内消费的方案,正由国家发改委起草。发改委有关人士称,方案涉及调高个税起征点、大范围提高社会工资、建立对低收入阶层补贴的长效保障机制、提高住房货币补贴的标准等数个领域。该方案最快将在12月初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讨论,待相关部委议商之后,陆续出台实施。
社会工资是一个比较含糊的概念,既包括公务人员、大量事业单位职工等吃财政饭的群体,也包括国营、民营、外资企业的职工,还包括农民工及自由职业者等收入完全与市场接轨的群体。如果说,大范围提高社会工资仅仅针对前者,那么按照过去的经验,不失为可行性较高的计划,如果要将后者也囊括进来,实施起来的难度恐怕就大多了。
在此之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文,认为根据当前经济形势和企业实际,近期“将暂缓调整企业最低工资标准”。降低医疗保险基金起付线或提高封顶线,这实际上变相降低了国营、民营、外资企业职工、农民工福利收入的标准,显然与发改委提高社会工资的设想相异。不同群体加薪与减薪的现实情形,催促人们去思索:从以人为本、促进社会和谐进步的理念出发,如何才能确保使更多人享受到社会发展的成果,更公平合理地享受资源的二次分配?
也许,不同的“埋单模式”,导致了公务人员加薪的刚性与居民增收的弹性。公务人员加薪是财政埋单,并且有近年来政府财政收入与税收大幅度增加为依托,形成了充足的经济来源。但是,在考虑为公务人员加薪的同时,也很有必要警惕“挤出效应”对社会的整体影响。具体地说,一定时间内,社会财富的总量是一定的,当大家都在“切割蛋糕”时,政府占用的社会资金越多,私人领域可占用资金就会越少,“私域”从业者的加薪也就会越困难。
如今,居民增收不容易,一方面来自国内外经济大环境的不景气,更因为政府也要面临另一种形式的“埋单”:企业是政府的重要财源,企业倒闭带来的税费损失远大于居民增收的个税贡献,更会出现失业人群的基本生活保障须政府提供,所以,想方设法先保住企业就成为必然。近段时期新劳动合同法实际执行、集体工资协商及工资倍增计划推广等关系民众增收举措的悄无声息,也许就反映出某种微妙信息。
公务人员加薪的刚性与居民增收的弹性,来自于不同的埋单路径。公务人员加薪其实就是全体纳税人支出,而企业职工、农民工增收,则需要实实在在的政府财政投入及政策保障,因此,人们担心扩大居民收入的美好愿景,被偷换成公务人员独享加薪,也是可以理解的。如果真的如此,则不但无助于居民增收,反而会因公务员加薪的成本转移,带来税费难减、民间投资和消费市场萎缩,更有可能反过来影响增进国民福祉与刺激内需为主体的公共性意图的实现,从而形成市场效率和社会公平性的双重损失。所以,在描绘未来蓝图及具体配套措施考量之际,此点应当慎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