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全面协调可持续看燃油税开征的必要性
    2008-11-20    评论员 商寅泉    来源:中国产经新闻报

  议论了十几年的燃油税改革,11月19日又成为热点话题。据媒体报道,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所长韩文科18日表示:“开征燃油税应该是快了,但具体时间还不知道。”

  开征燃油税,或者叫燃油税改革,是一个老话题了。每年的全国“两会”都有代表委员递交提案,每年都有财政部、发改委的官员出面对燃油税改革进行一番解释。大概是从5年前开始,国际油价持续走高,于是相关人员用油价当理由,摆出开征燃油税的种种困难,每次都把人说得“口服心服”,于是燃油税改革就一直拖了下来。笔者为此曾写过3篇评论,对其“明日复明日”提出经济学上的质疑。今天,当我们接受了科学发展观的学习教育,从理论和实践上站在更高的层面上观察与思考中国经济问题时,我们对燃油税改革的议论,应该力求有更宏观的分析。
  国际油价的下跌,是燃油税改革推出的根据之一。以往五六年来,油价步步走高时,有关部门总是用油价高企当挡箭牌,现在油价下来了,这个理由自然不能成立了。其实,油价根本就不是一个站得住脚的理由,燃油税的开征从根子上说,是各方面的利益协调总是摆不平的问题,正像媒体转述的业内人士所指出的,“开征燃油税除了油价的时机外,还要考虑到众多相关部门之间的利益协调,特别是交通运输部门的收入会因此受到影响。如何协调利益,以及补贴公共交通、农业等相关行业,方案的设计比较复杂。因此该税种的推出时机,还要取决于政府解决问题的决心”。这个“众多相关部门的利益协调”,其实就是把该落到交通部门口袋里的钱(养路费),转到了财政部门的口袋里,另外还有数以十万计的每天在高速公路上设卡收费的人员的转业安置问题。一个是钱的重新分配,一个是人员的重新安置,这也就是业内人士所说的“方案的设计比较复杂”的原因所在。
  但是,比起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比起中国13亿人口、资源压力的逼迫,比起环境保护的巨大成本,这个钱落到谁的口袋里,这个十几、二十几万人怎样安置的事,还算个事吗?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用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观察、分析、思考、解决问题,燃油税的开征应该是一个宜早不宜迟、宜快不宜慢、宜动不宜拖、宜重视不宜轻视的大事情。因为道理明摆在那儿,把油费和养路费分开来收,就是纵容大排量车的发展,就是每天开300公里和开30公里交同样的钱,就是在人为地制造城市交通堵塞,就是在任由汽车尾气对环境的污染,就是让人们对使用资源没有自觉约束。
  所以,从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分析燃油税的问题,得出结论应该是明确的。当部门利益受到或可能受到损害时,拿出油价太高或“具体的设计方案很复杂”等理由来搪塞舆论就成为一种常态,特别是这种理由从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嘴里说出时,社会就变成了一个弱者,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就只是理论上的口号了。现在,油价下来了,拿油价说事说了五六年的相关部门,会不会又摆出什么更新的理由呢?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