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统计数据表明,抑制通胀这一任务完成得不错。不难看出,有四大因素对此番CPI的回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是前段时间针对宏观经济的各种调控措施对CPI的进一步上涨构成压力,同时,楼市低迷,一些企业的效益也不甚理想,居民对收入与支出的预期缺乏明确的方向感,再加上证券市场疲软,在这种情况下,居民果真能做到持币待购就已经相当不错了,而相当一部分老百姓却是欲购乏币。二是今年以来对国内价格的监管十分强有力,特别是在奥运会和残奥会闭幕之前,“维稳”是大局,绝大多数预想中的涨价举措都被“冻结”住了。三是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近期出现明显回落,油价跌破每桶100美元的心理关口似乎已不遥远,而对于中国来说,由于在大宗原材料方面对外依存度很高,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的下跌必然会通过进口渠道向国内物价水平传导。四是由于去年下半年的CPI已经明显走高,今年8月份CPI指数的同比回落在一定程度上包含“翘尾”因素。 但事实上,这四大因素的发展趋势并不一定带有单向特征,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可逆的。 首先,“一保一控”已成经济工作重中之重。从总体上看,确保经济增长与抑制通胀是相辅相成的,但在特定条件下,往往“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比如说对房地产调控是十分必要的,但房地产业毕竟对宏观经济拉动巨大,对房地产的调控方式和力度就需要十分讲究。就如同菲利普斯曲线所描述的情形一样,如果真要下决心“一保”,“一控”的压力肯定要加大。 其次,尽管今年以来对国内价格的监管力度很大,但特定时期的政策并不能在日常经济生活中持续。事实上,前段时间CPI下滑在很大程度上是被政策“勒住缰绳”的效果,而并非CPI主动站住。下半年还有一系列价格改革措施尚需进一步到位,否则,物价长期扭曲下去对国民经济所带来的危害将更大。 再次,尽管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近期出现明显回落,但历史数据表明,即使国际市场价格最终“走熊”,也需要经历一个过程。目前,谁也不敢轻易断言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已然出现牛熊转换的“拐点”。既然“拐点”之说不成立,那么,也不能指望大宗商品价格下跌会对国内物价水平继续产生抑制作用。 此外,至少在今年9月份到明年1月份这6个月时间内,“翘尾”因素对压低CPI涨幅作用不大。 总之,刚刚出炉的数据缓解了市场忧虑,但这种遏制仍是“初步”的,近期支持CPI进一步回落的基础并不牢固,“来也匆匆”的四大因素会不会“去也匆匆”?从这个意义上讲,今后一个时期内,对国内价格水平的控制不能掉以轻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