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上半年的经济运行,货币政策在控制总量方面发挥了较好作用,但并没有很好地承担起结构调整的功能,出现了部分地区、行业贷款集中度提高,而中小企业融资困难加剧的状况。可以说,“有保有压”政策在实践中执行得并不理想。
笔者认为,“有保有压”落实难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央银行的政策调控目标和金融机构利益之间缺乏合理的制度安排,导致政策在金融机构环节传导时发生异化和扭曲。其中,商业银行是央行政策调控的中间环节和具体执行者,而微观经济主体是调控的最终作用对象。由于货币政策缺乏差别型的工具,没有把政策调控目标与银行自身利益协调起来,银行事实上拥有了过于“灵活”的执行权力,使得政策目标不能顺利传导到实体经济。同时,我国经济形势复杂,单纯依靠货币政策的有限组合,要同时实现总量控制和结构调整,有很大难度。 具体来看,银行市场化程度已经相当高,在贷款扩张受限制的情况下,必然通过其他方式保障自身的利益,从而扭曲货币政策的作用。首先,银行普遍采取“保大弃小”的策略,这是因为大企业多是能带来较好收益的优质客户。而且,大企业能给银行带来更多结算、现金管理等中间业务收入。这样,“有保有压”就变成了“垒大户”。 反观多数中小企业,实力弱小,发展中的不确定因素大,普遍存在财务制度不健全等缺陷,对银行来说,执行更高的贷款利率仍很可能无法覆盖风险。因此,即便在紧缩之前,也一直是“弃之可惜,食之无味”的鸡肋,信贷紧缩之后银行自然首先对其开刀。 为有效破解“有保有压”的执行难问题,当前有必要适度松动从紧的货币政策,以总量的适度增加来调整信贷结构。具体而言,要尽快改变货币政策调控的政策组合和调控方式,适度放松总量,采取差别性调控工具,适度增加宏观调控的灵活性,增强政策目标和金融机构利益的相关性,确保调控目标——银行行为(利益)——调控效果的一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