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金融支持更需长效机制
    2008-08-05    作者:陈梦根    来源:中国证券网

  国家发改委中小企业司有关负责人在刚结束的第二届广东中小企业经济论坛上透露的数字非常沉重:今年上半年有6.7万家规模以上的中小企业倒闭,纺织行业的中小企业倒闭超过1万多家,三分之二的纺织企业面临重整,超过2000万工人解聘。令人期待的是,另有消息说,国家发改委目前正在酝酿建立“国家中小企业银行”,在税收方面,有可能把中小企业纳税规模标准从年纳税额30万元提高到约50万元,提高所得税门槛。

  今天,中小企业早已成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是大企业发展的依托,是活跃市场的基本主体,也是经济活力的具体体现。2007年6月,我国中小企业达4200万户(包括个体工商户),占企业总数的99%以上。“十五”期间,中国经济年均增长9.5%,而规模以上工业中小企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8%,远高于GDP的增长速度。
  但长期以来,诸如政策体系不完善、融资困难、社会服务体系不健全等问题一直制约着中小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在政府紧缩政策下,今年以来,中小企业融资难更为突出,相当部分中小企业面临资金链断裂的困境。据国家发改委统计,今年一季度各大商业银行贷款额超过2.2万亿元,其中只有约3000亿元贷款落实到中小企业,所占比重仅为14%,比去年同期减少300亿元。此外,由于人民币升值加速和世界经济增速放缓,外部需求有所下降,出口型中小企业盈利空间受到严重压缩。
  笔者以为,为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创造条件,帮助企业渡过难关,政府现在应尽可能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例如,适当提高中小企业纳税规模标准,增加出口退税,进一步完善中小企业服务机构与创业基地,强化对中小企业的社会服务功能,帮助中小企业建立信息化平台,等等。其中最重要的是,是建立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金融支持的长效机制,为此,笔者提出以下几方面建议:
  第一,尽快推出创业板。从1999年讨论设立“高科技企业板块”至今,经过多年的认真筹备,创业板在规则设计、技术准备等方面的筹备工作已逐步完善。当前,各方面时机均已比较成熟,政府应尽快推出创业板,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长期的融资平台。
  第二,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制,政府可以通过建立再担保机制,对一些担保机构提供必要的支持,由政府补贴部分中小企业担保金,为中小企业获得贷款提供信用担保。
  第三,扩大中小企业科技创新基金,为中小企业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提供更有力的支持。,国家去年财政拨款设立的中小企业科技创新基金约35亿元,相对而言,这一规模还处于较低水平。
  第四,当前,大量中小型企业特别是纺织、打火机、制鞋等中小型出口企业,都面临巨大的产业转移与升级压力。但是,由于规模较小,对研发的投入一般较少,中小企业在产业转移与产业升级方面能力有限。政府可以通过设立中小企业产业转移与升级专项资金,并制定相关的配套政策,支持中小企业节能减排,实现产业转移与升级。

(作者系宏源证券研究所宏观经济研究员、教授)

  相关稿件
· 建立中小企业银行的价值 2008-08-05
· 中小企业“转型”:催逼太急要跌跟头 2008-08-05
· 中小企业生存状况调研 2008-08-04
· 江浙中小企业融资实情:贷款满足率不足30% 2008-08-04
· 戴尔推出中小企业解决方案中心 2008-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