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的药方与药房
    2008-06-11    刘勇    来源:工人日报
    久病成良医。这句中国俗语对于中国企业来说同样有效。企业把药房搬到家里,不如逐渐改变自己的做事方式,摸索出适合自己的一套治病药方对于中国企业来说,2008年是个不好过的年头。油价一直在涨,原材料价格把配套商和整车厂的利润都挤压到极限,房地产的价格泡沫已经是尽人皆知的事实。是在泡沫产生之前逃掉,还是继续赌一把?企业有各自的盘算。我听说有的房产企业已经去找矿找油了,甚至一些处于细分市场的领先企业,比如缝纫机大王飞跃集团,也传出资金链紧张的消息。在如今网络信息畅通的年代,这样的例子一抓一把。
    与此对应的是管理类书籍的大量上市,我猜应该也是热销的,因为根据市场规律,出版社也不会做赔本的买卖。只是,这些热销的管理书籍,以及机场里反复不断播放的管理大师的VCD,能不能解决这些企业的问题呢?用句俗话说,这得用时间来检验。
    其实,如果把中国企业比作病人,把管理诀窍比作药方,那么30年的中国企业发展,已经为我们尝试出很多的药方,比如国际化、低成本、规模化、替代技术和产品研发等等。可尽管很多商业书籍一直在总结这些经验,但总结来总结去,成功企业就是那么几家,多是分布在劳动密集型行业和进入壁垒低的行业,比如彩电、手机、服装等,或者就是新兴行业,比如通讯的华为和中兴。我们可以不断看到市场上书籍中新的企业出现,又被总结出新的模式,却很少看到已有经验的延续。
    由于所处行业和市场环境不同,企业变革的能力各有不同,不同的企业需要从不同的角度来寻找发展源头。适合英特尔的模式,并不一定适合IBM。在企业发展过程中,随着人员的变动,企业的发展动力也随之改变。
    我觉得,中国企业可能是被西医害了,只会对症下药,或者被眼花缭乱的药房而震惊,惊叹而不敢尝试。西方的MBA教育,让很多企业学习西方的理论框架。而其实,微观的企业存于宏观环境之中,这个宏观又得分成大宏观和小宏观,大的是一国制度和经济以及这个国家在全球的影响和作用,而小宏观则是企业所处行业的本土情况和全球情况,以及企业所处产业链环节与上下的情况。西方的理论多是建立于完全与我们不同的基础之上,拿来即使消化利用,也多半会变成笑话和教训。
    每种企业都有自己的文化基础。对于科技和制造企业来说,比如丰田、英特尔之类,他们的最大财富是其大量优秀的工程师和制造线,丰田的出色之处在于,其把企业前进的动力放到员工层面持续改进,从而领导层面只需要不断整理总结改进的成果,然后以此为基础,实现领导层的持续改进。
    中国的传统是中医,中医讲究梳理、顺导,讲究阴阳平衡。对于企业也是如此。中医讲究针对每个人的身体做微调,而不是复制药方。当年TCL的万明坚做起手机业务,做得风生水起,但到了长虹,还想继续复制成功,便变得艰难许多。很多人只看到了市场的变化,认为是手机市场行业下滑,而没有考虑到,这种营销模式复制可能并不适合新的企业。
    很多人去求救于西方的或者中国的商学院。商学院教授大多开出了药方,企业不能指望这个药方就药到病除。企业需要通过尝试,来发现什么最适合自己,中医是试出来的,原因是我们对自己的身体和文化了解并不多。
    不可否认,有些西方的学者,其理论已经足以做到通用全球的分量,但这些都是什么理论呢?都已经上升到哲学高度,是一种思想,而不再是工具。比如国内企业家耳熟能详的德鲁克,其著作都是关于企业、创新、企业家的,每句话都经得起世纪的推敲,但对于企业管理来说,除了知道些警句之外,如何做还是毫无章法。
    企业家可以是思想家,但企业不是思想家,企业是要执行的。很多企业,其社会位置决定了,就是一个螺丝钉。为自己,为他人创造利润。而不会因此成为改变社会的力量。企业的集体才是改变社会的力量。
    久病成良医。这句中国俗语对于中国企业来说同样有效。流感曾是类似瘟疫的病,现在也成为每个人都可以自己买药治愈的病了。企业把药房搬到家里,不如逐渐改变自己的做事方式,摸索出适合自己的一套治病药方。
    事实上,关于中国企业的未来道路很明确,每本商业书籍都提到,要做价值型的企业,提供性价比高的产品,这等于为企业规划了一个身体健康的模板。但实现这个目标,靠买来的药方和搬回家的药房都不行。
  相关稿件
· 中国企业“淘金”中亚面临困境 2008-06-06
· 龙永图:中国企业应充分利用国际投资工具 2008-06-05
· 新鸿基家族变局折射中国企业之疾 2008-05-30
· 新鸿基家族变局折射中国企业之疾 2008-05-30
· 抗震救灾,中国企业在行动 2008-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