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塑”后还有哪些事情要跟上
    2008-06-06    本报记者:陈圣莉 实习生:殷丹丹    来源:经济参考报

  开场白:
    关系着千家万户治理白色污染的措施“限塑令”6月1日正式实施,它得到了广大群众的热烈拥护和积极响应。但同时,许多人也提出了疑义:限塑,仅仅是有偿使用塑料袋就可以了吗?包括商品包装等在内的塑料袋污染该如何治理?替代的环保用品为何不能大量上市?为此,本期话题围绕“限塑令”的实施,与读者一起探讨限塑后需要哪些配套措施的问题。

  “我挺支持‘限塑’的,毕竟塑料袋造成的污染太大了。当然,这一下子就从免费到收费,也确实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6月3日,在沃尔玛超市宣武门店门口,正在从购物车上搬东西的王女士表示,以后出门一定会记得带上几个购物袋。
  其实,不仅塑料袋的“白色污染”会影响我们的环境,危害人们的健康;而且生产塑料袋所消耗的石油资源亦十分惊人。据国家发改委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司副司长李静介绍,每年我国超市、百货商店、菜场等场所消费的塑料袋,需要消耗480多万吨石油进行生产。

“限塑令”挺好最好能有环保替代品

  6月3日,在物美玉蜓桥店大卖场,自备环保布袋的晋大妈对记者说:“这两天我上早市买菜都用这种大布袋,一块钱一个,我一共买了十个,还送了些给我婆婆、小姑她们用。用习惯了吧,也挺方便的,既省钱,又环保。”
  “我很早就知道‘限塑令’的消息,也已经从心理上有所准备。”在商场挑选冷冻食品的韩大爷表示,虽然现在仍有不少人不习惯自备购物袋,那主要是因为以前长久养成的消费习惯还有待时间调整,但大家内心里都还是很支持这项政策的。
  陈小姐从一商场出来,手里抱着一堆东西,她说:“不是不舍得花两毛钱买,一是买回去就没有用了,不值得。二是我觉得这还是白色污染,越少越好。商场说也没有纸袋子或其他的环保袋。有时买东西是随意的,常常想不起带购物袋。要有一些替代品就好了。”
  据了解,仅6月1日正式实施“限塑令”的当日,大多数北京市商场、超市的塑料袋使用量均锐减至以往的三分之一。
  但是,与此相对的是,一些农贸市场的部分商户仍继续向顾客提供超薄或免费塑料袋。6月2日上午,北京丰台岳各庄市场的一商户因偷偷使用超薄塑料袋,被工商部门罚款1万元,成为北京“限塑令”实施后的首张罚单。

“限塑”还须多部门配合

  “质检总局已围绕塑料袋环保、安全和标识等要求制定了3项标准。此外,我们还将从完善质量监管措施、加大执法力度出发,严格执行曝光、召回、整改、处罚等制度。”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员会工业标准二部主任刘霜秋对记者说,对违规继续生产超薄塑料购物袋的,或不按规定标识标注塑料购物袋产品标志的,以及存在其他违法违规行为的,将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理。
  “‘限塑令’实施后,我们监管工作的重点是塑料袋的回收环节。”环保部门的相关负责人表示,以后一段时间还要逐步制订环境准入条件、污染控制标准和技术规范并监督实施,建立废塑料从回收、运输、贮存到再生利用的全过程环境管理体系。
  “限塑绝非是哪个部门的单个工作,它包括生产、流通等诸多环节,涉及质检、工商、环卫、环保、科技、财政、税务等多个部门,需要彼此的相互配合和支持。”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周业安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不过为了防止出现多头管理、相互推诿,甚至无人监管的现象,可以由其中一两个部门作为执行主体。

塑料袋企业转型停产有待配套措施跟上

  限塑令的出台和实施无疑给塑料袋行业造成了不小的冲击。据了解,我国目前约有塑料生产企业6万多家,但有规模的只有1500来家,其余多是一些生产超薄塑料袋的小工厂、非正规的小作坊。
  “‘限塑令’的实行,将对塑料生产企业进行重新洗牌,约有1/3的企业会被淘汰,1/3的企业可能会转产。”曾参与塑料袋国家标准制定的中国塑协塑料再生利用专业委员会副会长董金狮对记者说,虽然小企业转产厚塑料袋技术上不是难题,但QS认证和印刷许可证无疑成为两道挡箭牌。没有过硬的资质,不能对塑料袋进行追踪溯源,超市、市场就不敢订他们的货。
  “在保证少数人就业和保障多数人的健康面前,需要仔细权衡轻重。毕竟,塑料袋不属于国家鼓励的行业,大多数中小塑料袋企业的存在也是以牺牲环保为代价的。”周业安表示,但与此同时,政府也确实有必要适时出台更有针对性的配套政策,对一些较为正规的塑料袋生产企业提供政策扶持、资金补贴等,帮助其完成技术与产品的转型。同时,对因此项政策而失业的人员提供某些帮助,比如通过优先招工、享受失业保险等办法让他们渡过难关等。

大家谈

光“限”不行
    ■ 庄声
  6月1号,“限塑令”正式实施。对于“限塑令”,大部分人都给予了好评,应该说,治理污染是多数老百姓拥护的事情,对于白色污染,公众早就深恶痛绝。关键的问题是,这一政策的实施还需要配套措施跟上。
  首先,在“限塑令”刚实施的时候,各方面监督是比较严格的,但时间长了能否坚持下去是一个问题。即使在最初的几天,也还有不少农贸市场之类的地方被发现仍然在免费使用塑料袋,说明监督环节存在不少漏洞。如何在今后的工作中尽快给予弥补,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其次,除了自带购物袋外,应该有环保替代品及时推出。“限塑令”的目的无非是为了保护生态环境,而有偿使用限塑袋有可能只是让老百姓告别免费用塑料袋时代而已。有偿使用塑料袋,固然是提高公众环保意识的手段之一,但其实际效果也许并不乐观,这种措施美国曾经使用过,但事实证明其对“白色污染”的遏制作用非常有限。还会因此让商家收取二次塑料袋费,使消费者吃亏,从而减低老百姓对这一措施的热情。
  笔者认为,对于环保,政府每一个政策出台前,有关部门都应该充分考虑到其实施后可能碰到的问题,并准备好相关配套措施,而不能顾此失彼。比如,除了超市,农贸市场也是大量消耗塑料袋的地方,让那些小商小贩标价出售塑料袋,很明显会影响到他们的生意,这关系到民生,因此不能单纯靠处罚措施来对待“限塑令”在这些场所执行不力的现象。
  此外,“限塑令”要取得好效果,不能只重处罚而轻鼓励。起码在处罚的同时,应该有相应的奖励机制,鼓励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主动限制乃至不使用塑料袋。另一方面,应该寻找一种行之有效而又事半功倍的措施,让塑料袋变废为“宝”。像矿泉水的瓶子,由于可以卖钱而使得它可以高效率地得到回收,如果塑料袋等其他塑料制品也有渠道回收,或循环使用或集中销毁,那它们一样能“自动”退出污染行列。

背景链接

  按照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从6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购物袋;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商务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也联合发布了《商品零售场所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管理办法》,规定从今年6月1日起,商品零售场所有不标明塑料购物袋价格,向消费者无偿或变相无偿提供塑料袋等行为之一的,将受到最高1万元的罚款。
  (6月1日中新网)

网友之声

  ■ 支持限塑令,但即使收费也要合理吧,否则又给商家一个赚钱机会,一个进价几分钱的塑料袋要以10倍的价格卖给消费者。一个以前卖1毛的塑料袋现在卖3毛,还说是成本价,光卖袋子就可以赚钱了,不过是增加老百姓的负担而已。

  ■ 就算塑料袋要用钱买,那也是污染啊,花钱买的塑料袋就环保了吗?收费塑料袋,价格不菲,那为什么不给我们可降解的塑料袋?那么贵的价格还只给我们以前那种同样污染环境的塑料袋,有什么意义?

  ■ 限塑令的问题在哪里?一、塑料袋不是商家免费送的,已进入成本包含在商品中,限塑令是帮商家向消费者收二遍费;二、既然为环保限塑就应该不准继续使用,给一两角钱谁都出得起,仍然继续使用,根本达不到禁塑目的。

  ■ 现在很多商品的过度包装,浪费了多少资源,又产生了多少污染。要限的应该是那些没有用的商品包装。

  ■ 收费的塑料袋不是塑料袋吗?那些小食品上的包装袋不是塑料袋吗?不去从回收和降解上想办法,就可以治理白色污染吗?这么做最后的结果是,老百姓的生活成本上升了,白色污染也没从根本上得到治理。

  ■ 塑料袋本身没有错,解决塑料袋的污染问题并不难,为什么我们现在已经不容易看到乱扔的矿泉水瓶子?因为有人回收。按照谁生产谁回收的原则,如果塑料袋按重量回收的话,谁要在街上捡到塑料袋还真的不容易了。当然,我们应该支持对塑料袋的生产制定标准,太薄的不应该生产。

  ■ 国家应该大力支持塑料购物袋替代品生产:如棉布袋、麻类、秸秆编制类,并迅速开发可降解的袋子,既然“限塑令”是强制性的,为何不强制性地要求各超市一律免费提供可降解的袋子呢?塑料袋的弊端就是难以降解,可降解塑料袋却没这个问题,从根本上自然解决了污染问题。

  ■ 限塑令执行之后,其他的配套规定也要相应改变,比如城市里的袋装垃圾,现在要求垃圾必须用塑料袋装好各家送到垃圾站,今后没有那么多垃圾袋了,是否可以考虑改变装运方式?

  ■ 我看很多国家超市提供的是牛皮纸袋,既环保又实用,我们为什么不能?

  ■ 白色垃圾,早就该限了!自己养成随身携带纸袋或布袋的习惯!
  (摘自新华网)

  相关稿件
· 限制塑料袋使用已经逐渐成为全世界的共识 2008-06-02
· 塑料袋收费时代来临 自觉“禁塑”令人期待 2008-05-30
· 商品零售场所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管理办法 2008-05-30
· 零售场所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管理办法 2008-05-30
· 昆明:无照生产、销售违规产销塑料袋罚50万 2008-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