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2008-01-11 本报记者:陈伟 实习生:张程 来源:经济参考报 |
|
|
长龙一般的人流、喧嚣的高音喇叭、闪耀揭晓的年度图书评比结果,更有轮番登场的易中天、于丹、陈丹青、孟宪实、蒙曼等时下畅销书作家的点缀——1月8日至11日,“2008年北京图书订货会”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举办。1月10日,记者在现场采访中发现,尽管此次图书订货会是历年来参展单位最多,活动也最多的一次,但是订书量却不尽如人意。 据组委会秘书处介绍,本次订货会展位总数达1912个,参展单位共计630个,其中包括524家出版社,近100家港澳台出版机构和少量文化公司,因为展馆爆满,20多年来首次出现组委会退展位的情况。 订货会现场安排了许多场大大小小的新书推介、首发式、座谈会和颁奖典礼。因为展台和会议室空间有限,一些参展单位还将“阵地”转移到了馆外。 但在感叹当下图书市场热闹的同时,记者发现,在多数出版社的展位上,交换名片和对图书品头论足的人比比皆是,而真正签下“订单”的人却很少。记者特意翻看了一家出版社的订货表格,发现该出版社的多数图书订货量惨淡,一些图书甚至无人问津。该出版社发行人员戏称订货会成了“业务交流会”。他笑着说:“今年订货会的订书量少于去年,来看书的人远远多于来买书的人。大家在交换名片的时候,往往发现都是出版社的同行,而不是客户。” 某部委下属出版社的副总编辑也对记者坦言,图书行业的竞争现在越来越激烈,出版社的压力日益增大,很多图书的首印数也在大幅度下降,订货会的热闹恰恰表明了竞争的激烈。 谈到国内图书市场的不景气时,一家出版社的老编辑感慨不已:“80年代普普通通的一本书发行个十几万册根本没问题,现在能发行两万册以上就算畅销书了。那时候书少啊,现在书太多了,大家能够获取的信息也充裕了,订货会的成绩难免就不理想了。” 为了应对竞争的激烈和市场的不景气,不少出版社不得不迎难而上,在图书出版上推陈出新。记者在订货会上看到,新书从形式到内容做得越来越精致,一些出版社对新技术青睐有加,尝试着推出手机书、电子图书、特型书等新形式图书。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