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2007-11-16 记者:徐培英 来源:经济参考报 |
|
|
本报讯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所与意大利佛罗伦萨大学日前共同主办“第八届中国宏观经济运行与政策论坛——住房与公共政策”研讨会,与会专家们认为,中国公共住房保障体系的不健全已成为近几年经济建设中的突出问题,应尽快健全和完善。 专家们认为,中国公共住房保障政策缺失,公共住房保障体系很不健全,住房的供应结构也不合理,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比较突出,根据有关方面的统计,目前我们国家城镇的低收入的有户籍的居民当中,有1200万多个家庭住房是非常困难的。这还不包括我们大学毕业和专科学校毕业的学生要就业之后的住房问题,也不包括在城市里面居住但没有户籍的常住人口。而政府的各种住房优惠和补贴相当比例没有落实到中低收入居民头上,确实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公共资源的流失。 专家们提出,在房地产市场问题上,政府应该改变职能。不应该以取得土地收益为目的来经营土地。地方政府从土地上获得收益天经地义,世界各国都如此。问题是取得收入的分配和使用应当合理,特别是应当考虑失去土地的农民的生计和养老问题。这个问题长期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物权法》出台给出了一个解决问题的法律框架。对于中国农民来讲,动产很少,主要就是那点儿不动产,在土地被占用之后,如果不解决他们的就业和生活保障,社会就不会安定。 有专家认为,房价上涨的因素复杂,其中一个因素不可忽视,那就是股票。当股价上升的时候,会形成很大的财富效应,会使房地产购买力大大增加,尤其是从2005年年底到2007年上半年,市场流动市值从1万亿元增加到8万亿元,这对房价影响非常大。 那么,政府是不是可以依靠税收政策控制房价?专家们认为,政府的税收政策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税收不可能解决所有的问题,现阶段房价的上涨有多种因素。比如,在中国已经进入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提速的黄金发展期和超常规经济发展的起飞阶段,房价上涨应该是一种中长期的趋势,不排除短期会出现一些波动。如果说从几十年的演进来看,更确切无疑的是肯定会上涨,现在城镇化率是44%,再过六、七年,我们会迎来一个历史性的转折,中国将在2012或者2013年前后,出现第一次城镇人口高于农村区域人口的转折点,往下走几十年,城镇化要达到80%左右。在这样一个过程中间,越来越多的社会成员要生活在城镇区域。 专家认为,在这种形势下,政府应该做的事情,一是在中央必要的协调之下,对于辖区内的不动产的功能区和相关的公共基础设施做好前瞻性的规划和设计;二是提供基本的住房保障体系,再加上多层次的住房体系。廉租房和适租房是由政府托底的,是政府不可推卸的责任,其他的商品房只要管税收和规则,不必管价位;三是政府需要适时地抑制炒房行为。 此次会上,对于物业税也进行了讨论。专家们认为,必须充分尊重中国物业税税制建设的重大意义,把它作为重中之重的大事。若这个税制能够推出,在房地产保有方面就会实现最基本的内外资的并轨,同时会影响到城乡的并轨,特别是其调节机制的创新意义非常重要。可以把短期行为的土地财政政策,改造成为长期行为的土地财政,而且需求和预期会发生很大的变化,许多购房者会调整自己的预期从而购买适中的小户型的房子,而供给方则必然会调整自己的供给行为。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