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经济周刊》发表了国务院参事任玉岭一篇关于医改深度的文章,其中明确提出“公立医院改革,应该走市场化道路,而不是公益性道路,国家的医疗投入,大部分应该投入到老百姓哪里去,让老百姓有了充裕的医疗费用,再来选择医院”这一观点。 我以为,这个观点是合乎逻辑的,它其实就是个常识,理应被大多数人所接受。但新医改第八套方案的执笔人、中国人民大学医改研究中心主任王虎峰在回答某网站专访时,却对此予以了“辩证否定”。王虎峰的主张大致是:国家新增财力既要补需方(民众)也要补供方(公立医院);而且无论是公立医院还是私立医院,都应该提供公益性服务。 王主任的主张看似全面、公正、兼顾了各方利益,非常政治正确,然而却内涵着基本的逻辑悖论。王主任说话很形象:我们补医疗机构的时候,不可能让它“吃饱”,所谓“吃饱”就是把所有医院养起来,那样会带来低效率,所以只能给公立医院提供基本建设和设备。而补需方可以刺激医疗机构开展有竞争的服务。 不管我们如何不遗余力甚至声嘶力竭地呼唤公益性,但作为市场主体,其趋利避害的逐利本性却是不变的。这是没办法的事,绝不会以王虎峰们的意志为转移。对公立医院而言,你要么让他们“吃饱”而且“吃好”,条件是他们不能有任何盈利空间和企图,只能为居民提供完全的免费服务;要么让他们完完全全地自食其力,按市场经济规律提供优质服务、收取合理费用。而“古今”中外无数事例已经证明,前者实际操作起来难度非常大,且效率很低,浪费惊人。唯一的选择,只有走市场化道路,按王主任的说法就是补需方,让居民自己去货比三家选择医疗单位。 一头老虎,不管它是饥饿状态,还是半饱状态,都是要吃人的;即便是把它喂撑了,也不能把它随便放出来面对人群,因为“欲壑难填”是一切生物的本性。社会也是如此,医疗机构跟所有的市场主体一样,本质上都是“老虎”。医院当然要“吃饱”而且“吃好”,才能为居民提供优质服务;问题是,是国家把它喂饱,还是患者让它吃饱而且吃好,效果大不一样。其实神木县所谓完全免费医疗,其遵循的逻辑就是这样的——政府为民众的医疗保险埋单,医院按市场规律收钱。 一言以蔽之,如果真有所谓公益性的话,那么这个公益性只能由政府提供,而不能不切实际地要公立医院承担,更不能如王主任所异想天开般地认为,私立医院也要提供公益性服务。私立医院又没有获得国家的一分钱投入,凭什么要他们去和已被国家喂得半饱甚至喂撑了的公立医院“竞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