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再融资必须处理好的几重关系
    2010-06-12    作者:谭浩俊    来源:上海证券报

    今年看来将成为银行融资的高峰年。
  有援引来自银监会大型银行再融资座谈会的消息说,监管层已批准工、建、中、交这四家大型上市银行再融资,总规模为2870亿元。尽管有的银行融资方案可能发生变化,但各家银行再融资的规模不会改变。与此同时,浦发、兴业、华夏、中信等银行也都提出了融资计划,规模也都在100亿以上。
  现在的问题是,再融资虽然可以暂时化解银行的风险,但如果处理不好,也会带来一系列问题。就目前的实际情况而言,笔者认为,必须处理好这样几个方面的关系。
  4月CPI虽然没超出预料,但传递出的通胀信号仍十分强烈,证券市场表现尤为明显。如果今年继续保持信贷投放的高速增长,那就会对通货膨胀产生强大推力。因为,按照银行的一贯做法以及目前对银行高管的考核机制,只要“不差钱”,所有银行都会想方设法、不计代价、不考虑风险地把钱“花”出去。因此,处理好银行再融资与防止通货膨胀的关系,是必须认真考虑的一项工作。
  眼下,房地产新政正在发力,房价也正在得到控制。银行大规模融资以后,会不会再次成为开发商的坚强后盾,为开发提供强大的资金支持呢?或许,有人认为,在对开发商提供信贷支持方面,监管部门已经对此提出了明确要求。但是,在遏制产能过剩、控制高污染、高能耗等方面,监管部门不也是对银行提出了很多要求吗?结果又如何呢?所以,银行大规模融资以后,怎样处理好与房地产新政的关系,是个巨大考验。
  金融危机发生以后,中央在积极应对金融危机冲击、实现“保增长”目标的同时,也及时提出了加快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但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十分缓慢,尤其是钢铁、水泥等行业。在银行大规模融资以后,如何保证银行按照国家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去放贷,监管部门又如何监督银行,还是一个大问号。
  就银行目前的实际情况而言,银行并不完全是真的资金紧张,而是信贷结构和资产结构严重失衡。因为,去年的天量信贷,绝大多数都给了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国有企业和开发商,而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农村经济组织等获得的信贷支持相当有限。在这样的信贷结构下,银行对经济的促进作用就很难发挥,经济复苏的基础也很难牢固。因此,大规模的融资完成以后,银行能否给实体经济以最大力度的支持呢?如果银行继续按照现在的经营思路,继续把信贷资金投向政府融资平台、国有企业、开发商,那么,融资不仅不能化解银行的风险,反而会对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

(作者单位:江苏省镇江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