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京报》报道,教育部和国家外国专家局决定组织实施高校领导赴海外培训,今年共100名左右高校领导将到日本、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地培训。教育部有关负责人解释称,此举是为了学习世界著名大学的成功办学经验,开阔高校领导国际视野,提升中国高等教育的质量和国际竞争力。 时常在教育部门的目标纲要中看到“建成一批世界一流水平大学”的字样,可几十年过去了,令人向往的“一流大学”还是没能出现。这次公布的《纲要》指出,以十年之力再次开工,造出“若干所大学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水平”。但何谓“世界一流水平”的大学,在“开建”之前,确实应当搞清楚。 可以肯定的是,建设一流大学不是“造城”。过去20年,大学改革的重心从学校内部的人文思想汇集与学生成长发展转向大学外部,实际上将大学当作企业运作,将学生当作产品“出厂”。一时间,大学开始了“造城”,圈地、借钱、扩招,径直走入功利化、行政化、官僚化的泥潭。摆在眼前的成果是,大学的楼堂越盖越豪华,校门也越建越宏伟,从建筑规模和层级结构上,完全可以称之为“世界绝对一流大学”。而“造城”的过程却带来了不可估量的发展损失,浮躁、功利化与工程思维的办学方式使大学的人文、创新、怀疑、思想、独立等软实力日益丧失。面对大学发展的“乱象”,著名教育家刘道玉呐喊,教育部门太“有为”,大学改革的方向早已脱离了“大学”本义。 到底什么是“一流大学”?笔者以为,大学应是一个国家最大的学问殿堂。在这个殿堂里,一切以人的自由发展为根本,学子和教员可以享受宽松自由的环境,拥有一切适合个体成长的条件。众多“世界一流大学”也是如此,它们独立而略带孤傲,它们开放也伴些严谨,它们放纵个性却不抹杀集体,它们乐于探索也时有怪谈。也惟有如此之大学,才可以告别“千篇一律、万人一格”。其实,告别“众口一言”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艰难,关键要看改革者能否解放思想,汇集世界一流大学所富含的“宽容、自由、理想与不羁”。今日之改革,倘若连放权大学这点“度量”都没有,“建成一批国际知名、有特色高水平高校”也只能算是虚妄的幻想。 应当明确,建设“一流大学”与炼钢盖楼不同,绝非仅以金钱、技术、人力的堆积就能完成。近30年教育改革的历史也告诫改革者,大学的校门可以变高、博士点可以多批,但这仅是些“躯体工程”,要使钢铁会说话、能使大楼有思想,这才是掌舵者应有的追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