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深圳某报头条《深圳新房成交均价大幅下降》报道称,5月9日深圳新房成交均价大幅下降,为每平方米12961元,较此前2万元的均价整整低了7000元。此数字仿佛意味着深圳市的房地产调控“立竿见影”。而事实上这一狂跌的数字的诞生,却另有“隐情”。房价下跌,只不过是数字游戏造就的美好假象。真实原因在于深圳市国土统计部门把限价房统计进入了新房成交系统。 限价房是一种限价格限套型(面积)的商品房,含有政府行政手段调控房价的成份,房价较低。把限价房计入到新商品房成交统计系统,必然拉动新房成交均价的下跌。不了解深圳房地产实际的人,看到这篇文章或者是看到深市国土委的统计数字后,产生深圳房地产调控已经到位的错觉不足为奇。如果这种错觉只是在一般民众的心理层面上影响不大。但是这种错觉如果影响到了社会、政府,尤其是管理层的判断,那后果不堪设想。 当前中国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在摸索中前行,而当下房地产市场的表现将直接影响国家下一步房地产调控政策的方向和力度。具体到深圳,近日国土委房产研究中心副主任王锋说,深圳会否出台更为严厉的楼市调控措施,依据一方面是国土部门的统计监测数据数字,另一方面则是专家意见、媒体观点、民众的真实感受等。而现在一个基础性的新房成交均价就已经不能正确反映新房成交情况,而根据此作出的其它判断也将失去意义,未来的政策也不可能“对症”。 此外,深圳市国土部门把限价房计入到新商品房成交统计系统,事先未做任何说明。不知深圳市国土统计部门是出于何种目的。是单纯的工作疏忽,还是认为这不足影响整个统计结果,再或者是认为没有必要向大众披露统计数字的来龙去脉?但如果限价房计入新房成交统计系统并无不可,那么是否将意味着未来深圳市的保障房,特别是涉及到人才安居工程的5万套住宅也将计入到新房成交系统?但是即便是如此可以“说得通”,也应该注明一个时间转折点,没有理由让这些变化悄无声息。
深圳既如此,那其它各地的数字呢?是否完全做到了“真实、客观、公正”?笔者想到了年初社会对国家统计局的去年房价涨幅度1.5%的“经典”统计。而后国家统计局长马建堂做出解释:统计数字不存在人为因素,但是在数据的采集、统计、发布上需要改进。而眼下深圳新房均价的问题,确实没有逃离“采集和统计”原因。该问题较为简单,细心的记者可以追踪到底,找出统计中的漏洞,还原本来面目。但是其它较为复杂的数字呢?未来统计数字是否应该在公布统计数字时,是否可以一并公布数据采集和统计方法,在统计方法变更时即时告知。让那些心存怀疑的人,可以通过“麻烦的追踪和计算”,还原一个清楚明白。这种做法或许也会对于某些部门随意变更统计方法,大玩数字游戏有所遏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