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价“内外有别”到底为哪般?
    2010-05-06    作者:徐经胜    来源:经济参考报

    《第一财经日报》日前报道说,一方面以低于国内成品油税前价10%的价格向海外出口,另一方面又在国内谋求成品油提价。中石油、中石化这两大巨头凭借其市场垄断地位,制造“内外有别”油价实在有些令人费解。
  海关总署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3月成品油的出口量为264万吨,同比上扬了70%以上。此外,卓创资讯公布的数据还显示:3月,国内汽油、柴油的出口价(折合为人民币后)约是5012元/吨、4644元/吨。有人对比了沈阳、北京、上海及广州四个地区发现,93号汽油的最高零售价为每吨8666元到9137元之间,0号柴油最高零售价略低一点,但最便宜的也要每吨7408元。这样一算,汽柴油出口价要比国内零售价至少便宜3400元、2700元。
  在油价节节攀升的今天,成品油不但大量出口,而且出口价远低于国内销售价。油价这种“内外有别”令很多民众想不通:能够优惠别人,为什么就不能优惠自己?但站在石油巨头的立场,这种“内外有别”好像又非常正常。
  成品油低价出口,不但有利于降低成品油库存,关键还是能够大赚利润。低价出口大概是这样一种情形:用于出口的成品油很可能为自采油。当前,国际原油价格虽然依然处于高位,但是自采油成本却并不高。将低成本开采的自采油以相对较低的价格出口,肯定也能够大赚一把。
  低价出口成品油能够大把大把赚钱,在国内高价销售成品油同样能够大把大把赚钱。当前,随着国际原油价格的上涨,石油进口价格也在不断上涨。而随着进口价格的上涨,国内成品油价格也随之不断上调。更为关键的是,有关石油巨头的利润是随着国内成品油价格的上调而上升。如2008年,中石化实现营业收入1.45万亿元,净利润为296.89亿元,而到2009年,实现净利润达617.6亿元,同比增长116.5%。同时,当国际油价处于高位时,石油巨头还可以通过“哭穷”等手段获取不菲的国家财政补贴。
  对石油巨头而言,成品油低价出口能够赚钱,高价在国内销售也能够赚钱,何乐而不为?可是,这种油价“内外有别”都能赚钱,赚的到底是谁的钱,有关部门以及石油巨头应该好好反思一下。

  相关稿件
· 先算清成本账再谈油价上涨 2010-05-04
· 原油库存创年内新高 需求高峰或将推高油价 2010-04-30
· 不能让油价变成经济发展的不稳定因子 2010-04-23
· 高油价时代对中国经济持续增长没有好处 2010-04-20
· 国际油价反弹2% 逼近86美元/桶 2010-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