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尤需货币与财政政策发挥合力
    2010-05-04    作者:谭浩俊    来源:上海证券报

    央行将从5月10日起上调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意味着距17.5%的银行准备金率历史最高点仅一步之遥。其所可能透露出货币政策信号,更多或许是源于管理通胀预期的意图。从央行在年内已三次上调银行准备金率,迟迟不动用利率等价格型货币调控手段来看,可以说,央行的货币政策呈现出谨慎小心的“走钢丝”式的调控姿态。或许从中也可以推断,央行今后一段时期内的货币政策的确定与目标选择,可能还是会更多考虑市场通胀预期及其管理,而非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
  面对经济社会发展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和问题,调整对包括货币政策在内的各种经济政策,这是很正常,也是必需的。关键是,政策调整如何避免“一刀切”。
  从目前的实情看,虽然资产泡沫、通货膨胀、经济过热等风险已露出了苗头,需要及早采取措防范和控制。但是,种种迹象表明,目前出现的风险苗头,更多还是表现在政府投资过猛、信贷投放错位、房地产市场失控等方面,实体经济复苏、民间投资跟进、中小企业脱困、职工收入增长等方面并没有明显好转。如何在风险与困境中找到一条更加符合目前实际情况的路,是目前必须认真研究和解决的急迫问题。
  需要我们作出科学而合理分析的是,一季度GDP达到11.9%的增速,到底是由什么因素形成的。如果仍是政府投资和房地产拉动的结果,那么,需要研究的,就不仅仅是货币政策如何调整的问题,而是整个宏观经济政策的取向和去向问题。而现实正在不断地提醒我们,民间投资者面对政府投资、国有投资的“强悍”,仍然处于等待观望状态,投资实体经济的内在动力不强、顾虑很多。而只要民间投资不能有效启动,在目前的经济结构下,实体经济的复苏就缺乏基本支撑。
  收缩流动性,自然是防止资产泡沫、经济过热、通货膨胀的有效手段。而从银行目前的实际状态来看,由于去年及今年一季度的天量信贷,多数都进入了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和大型国有企业的腰包,如果釜底抽薪,不仅地方政府会面临巨大的信用风险,银行也会面临巨大的信贷风险。这是当前特别需要小心的。笔者的观点是,在目前的情况下,似乎不能仅仅单纯依靠调整货币政策,而必须依靠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共同作用,用财政政策弥补货币政策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首先,严格控制地方政府的投资冲动,并以政府发债替代银行贷款,化解可能出现的地方信用风险。一方面,遏制地方政府的投资冲动,刹住地方政府的投资风,禁止地方政府再开工新的建设项目;另一方面,严格控制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融资规模,严禁银行再向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增加信贷资金。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完成在建项目和支付利息所需的资金,通过财政预算安排、政府发债方式解决,预算安排资金主要用于项目建设和利息偿还,政府债券主要用于偿还融资平台本金。
  其二,调整信贷结构,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将控制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腾出的信贷资金,主要用于实体经济,特别是国家振兴经济纲要明确的重点产业、重点行业、中小企业、农村合作经济等。
  其三,就目前的实际情况而言,上调存款准备金已难以有效控制资产泡沫、通货膨胀、经济过热带来的风险,下一步只有加息了。但是,为了在加息过程中避免对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企业、民营企业产生冲击,就必须辅之以货币政策。即对需要全力支持的实体经济、中小企业,民营企业等,以减免税、财政贴息、财政补助等方式予以支持。
  其四,加快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步伐,提高社会应对通货膨胀的能力。我们不仅要防止自身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通货膨胀,而且要防止世界性通货膨胀的传导。因为,未来的一段时间,世界性通货膨胀的可能性越来越大。如何应对通货膨胀的压力,必须解决好群众的生活和保障问题,特别是中低收入阶层的生活和保障问题,这就需要加快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步伐,切实提高普通群众的收入水平和社会保障水平。

(作者单位:江苏省镇江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相关稿件
· 绿色复苏与无就业增长下的财政政策 2010-01-29
· 李克强:把扩大内需作为积极财政政策着力点 2010-01-13
· 明年的财政政策将何去何从? 2009-12-24
· 明年财政政策努力优化 必要微调 2009-12-23
· 中国不可过早紧缩财政政策 2009-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