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2010-03-25 作者:叶建平 来源:经济参考报 |
|
|
中国医改已到了攻坚阶段。公立医院的整体改革,被认为是中国医改最后也是最大的难点,目前16个试点城市已陆续启动。不在试点之列的北京市,日前也拿出了方案,拟把公立医院分成公益性、准公益性和经营性三大类,据说很快就会付诸实施。 鉴于手头资料不全,笔者不甚了解试点城市的具体做法。但估计北京市的思路,应该会是许多城市的共同选择,因为卫生部等五部委早就下过“公立医院改革指导意见”。但恰恰就是这种思路,让我们产生了一些担心。 经营性公立医院的出现,恐怕不会是一件好事。原来对市场只是“浅尝辄止”的公立医院,占了90%以上的市场份额,集中了最优秀的人才和最丰富的医疗资源,他们当中哪怕只有很小的一部分彻底走向市场,也会让市场产生不小的震动。至少,那些原本就在夹缝里顽强生存的民营医院,就会继续加大发展难度和收窄生存空间。又由于产权不清和市场主体身份的不明晰,走向市场的公立医院还有可能罹患“国企病”。患者能否真正从他们那里得到优质服务,现在恐怕还很难下结论。 公益性医院也存在着令人担忧的一面。国外的医疗体系多以私立医院为主,政府的支持形式相对比较简单。比如医改法案已获通过的美国,其非营利性私立医院就占了相当大的比例,政府只要把财政资金以购买医保的形式一次性补贴给民众和企业就行。而我国政府主办的医疗体系非常庞大,财政负担是个无底洞,万一哪天出现财政负担不起的状况,说不定又会鼓励医院自行“创收”。那样的话,改革还有什么意义呢? “准公益性”也有点令人费解。从目前仅有的零星信息判断,“准公益性”对于一家医院来说,是既可以拿着财政补贴、又可以靠经营创收过日子的。医院具有事业与企业的双重属性,如果再碰上一些思想不先进、财务不规范的乱收费的经营者,老百姓岂会满意? 我们知道,对于看病这件事来说,老百姓一是对价格有渴望,二是对机会有要求,三是对服务有期待。从医疗市场较发达的国家来看,医疗保障与市场应该是泾渭分明的,公立医院归保障,私立医院归市场;公立医院解决就医价格和机会的问题,私立医院则解决优质服务的问题。相比而言,我们的“经营性公立医院”和“准公益性公立医院”,则更像是一碗“夹生饭”。这样的“夹生饭”,对医疗市场的培育和形成是极为不利的。如果这场改革只是多了一些“红顶医院”和许多角色不清的竞争主体,那么百姓同样得不到应有的实惠和满足。 所以,对公立医院的改革,应该不能有模棱两可的选择。财政兜底就要兜得彻底,走向市场也要走得干净。留下足够多的公立医院,保证百姓最基本的医疗需求,余下的一律改制为产权明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的市场主体,这应该不难做到。当然,这个过程需要增加一定的财政预算,也要冲破许多利益关系的屏障,但这都是改革所必须付出的代价。 |
|
|
|